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文稿的三種體驗:從苦差到拍劇再到練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文稿的三種體驗:從苦差到拍劇再到練功》。
魯迅說過:“文章得失不由天”。不由天由誰呢?只能由自己。我從事文稿寫作時間雖不長,但感悟頗深。尤其在參加了全省機關文稿寫作培訓班后,我對大師級、魔級專家的授課久久不能忘懷,心情也難以平復。由此,對文稿寫作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和體驗。
第一種體驗:寫材料是“苦差”。寫材料苦不苦,大家心里都清楚。個人體驗寫材料有“三苦”:一是“寫不完”的苦。時攀芳樹愁花盡,晝掩高齋厭日。一旦上了寫材料的“賊船”,一般情況下很難“下船”。寫材料經常會一個接著一個,基本上是一年寫到頭、一年坐到頭、一年忙到頭。就拿各地黨辦專職文稿起草的同志來說,平均每人每年要起草或修改的文稿應該在50篇以上,而且內容包羅萬象,涵蓋政治、經濟、文化、農村等各個領域,遇到陌生領域的材料,還要騰出時間來學習,這么大的工作量不加班根本干不完。二是“寫不出”的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寫材料的人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感到“山窮水盡”,鉆進了“死胡同”,表現在接到寫作任務沒有頭緒、沒有思路、無話可說、無字可寫,感覺憋得慌、心里苦。有些剛入門的年輕干部從百度、搜狗、360各種搜,分分鐘解決掉,滿懷期待地呈報領導,反饋回來的稿子滿是圈圈點點、箭頭標注,簡直面目全非、慘不忍睹,這種“苦”難以言表。三是“寫不好”的苦。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一篇高質量的文稿,不僅要做到準通順、短實新,還要蘊涵美善真、精氣神;不僅要讓領導滿意、聽眾滿意,還要能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但有時看到自己能力的差距,內心十分抑郁和煎熬,接踵而至的知識恐慌、能力恐慌、本領恐慌使自己都想“放棄”。長此以往,就會出現面色灰暗、表情呆滯、缺乏情趣的文字寫作“后遺癥”。
實事求是地講,寫材料是公認的“苦差”,但這種“苦差”,對年輕干部來說,是一種最有效的淬煉。訴訴苦是必要的,但回過頭來,還是應該去認真琢磨怎樣把材料寫完、寫好、寫精。另外,特別要珍惜現在的寫作崗位,把“苦差”當作“美差”,真正用心、上心、沉下心,不斷追求“不怕寫、寫不怕、怕不寫”的最高境界。
…… 此處隱藏167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