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例文】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網好比工作部署,綱就是主題,只有抓住主題才能切中肯綮,保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推進。在中國發展大棋局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無疑是重要一子,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藍圖中,“綱”無疑正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南方日報《抓好新時代廣東改革開放的“綱”》)
【典故】出自先秦諸子《尚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釋義】綱,網上的總繩,比喻起統帥作用的總則。紊,亂。意思是,好像網結在綱上,才能有條理而不紊亂。比喻臣民要按君主的總則辦事,才能使政務有條不紊。
【賞析】盤庚是成湯的第十世孫,祖丁的兒子。盤庚繼位哥哥陽甲的帝位,成為商朝的第20位國君。盤庚為了避免自然災害,恢復經濟,準備從庵遷都殷,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對,在說服大家的過程中,提出“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的論點,后來演變為成語“綱舉目張”。東漢時期大學問家鄭玄在《詩譜序》中講,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篇而萬篇明。秦代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提到,引其紀,萬目起;引其綱,萬目張;治民如此也。漢代劉安的《淮南子》中說,治國者若設網,引其綱,萬目張。這些都十分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重點和全局的關系。作為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始終胸懷“兩個大局”,心系“國之大者”,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立足崗位實際,推動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
【用法】主要適用于領導干部講黨課,用以強調大局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大局下謀劃和推動各項工作,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以一域出彩為全局增光。
公文寫作門戶網站,請認準好筆桿子m.x1762.cn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