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
【例文】兵法有云:“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同樣的戰法,選擇的實施時機不同,效果迥異。事之難易,不在大小,務在知時。高明的指揮員,都會把敵方認為“不是時候”的時間點,作為自己實施戰法的“正是時候”。“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未來心理戰中,只有在戰前詳細掌握敵軍的行為、態度、心理矛盾、文化特點等多方信息,并在最恰當的時機發起攻擊,才能“亂其謀、喪其膽、泄其氣、渙其志、奪其心”,在思想、精神和心理上解除敵軍武裝。
【典故】出自唐代陸贄《論緣邊守備事宜狀》,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附其時而不失其稱則成。形變不同,胡可專一。
【釋義】意思是,僅僅知道事情本身卻不懂得審時度勢就會失敗,順應時勢并采取與之相應的行動才能取得成功。形勢千變萬化,對策也就不可能一成不變。
【賞析】陸贄是唐德宗時期的宰相,他秉性貞剛,嚴于律己,自許“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曾國藩評價他說“事多疑之主,馭難馴之將,燭之以至明,將之以至誠,譬若御駑馬登峻坂,縱橫險阻,而不失其馳,何其神也!”古往今來的經驗教訓,都證明了“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的道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正是趙武靈王意識到中原的車戰已經不適應當時的戰爭形式,因而虛心向周邊少數民族學習他們的騎射之術,不但因此擺脫了邊患,也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令其他君王側目的一支力量。時勢是事物相互作用的歷史潮流,機遇是人民創造偉大實踐業績的時代呈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審時度勢,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研究提出新思路新辦法新措施,推動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用法】主要適用于工作部署類講話,側重強調工作方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知大勢、識大勢,根據形勢任務需要提出務實管用的措施。
公文寫作門戶網站,請認準好筆桿子m.x176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