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
【例文】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只有在工作生活中正確看待功名利祿等身外之物,堅守初心,涵養定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才能永葆赤子之心,實現人生價值,獲得更高成就。(解放軍報《淡泊名利終致遠》)
【典故】分別來自兩個典故。“人到無求品自高”出自清代陳自崖的聯書“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出自《老子》“水因善下終歸海,山不爭高自成峰”。
【釋義】意思是,人要做到了無欲無求,品格自然高尚;品格到了無欲無求,人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水因為總是向低洼處流淌終會形成海洋,山聚集到一起不必增高低自會有最高峰凸現
【賞析】孔子《論語》中講,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意思是,智慧的人,因其無所不知,思路通達流暢,與流水相似,故而喜歡水。高尚的人,因其厚重沉穩,品行藏而不露,與高山類似,故而喜歡山。如何正確看待功名利祿,是人生必須修好的終身課題。懂得知足,方能快樂;懂得取舍,方可輕松;懂得珍惜,方有幸福。追求成功是一種態度,但如何定義成功、如何達到成功,卻考驗一個人的理性、境界和心態。作為黨員干部,就應有“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的名利觀,不為外物所惑,不為浮華所動,不為私情所擾,,以淡泊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在各種誘惑面前站穩腳跟,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宗旨,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本領體現在能干事上,把目標鎖定在干成事上。
…… 此處隱藏28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