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
【例文】用現代科學技術分析,一個小小的病菌,能致千百萬人死亡;眼睛看不見的毒素,可以肆虐大半個地球。自然界這樣,人類社會亦如此。“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樹。”并不是所有人都重視這“無大”而有害的禍患。所以古人諄諄告誡:“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賊國。”(解放軍報《害無大》)
【典故】出自周代尹喜《關尹子?九藥》,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勿輕小人,小人 賊國。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
【釋義】意思是,不要輕視微小的事情,一個小小的縫隙,能使大船沉沒;不要輕視微小的東西,一個小小的蟲子,能使全身中毒。比喻小的方面不謹慎,就會招致大災難。
【賞析】尹喜為先秦諸子百家重要道家流派,道教樓觀派祖師、文始派祖師。道家注重凡事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也曾講,“天下之理,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至而至于不可制。故能制一情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意思是,天下之理,如果小事不加制約的話,至于成大事之時就難以制約了,甚至就不能制約了。所以,能克制一情緒或情感的人,皆可成就人的品德;能超越一情緒者,可以契合于道的精神。這種注重小事、崇尚實際和實干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身體力行。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積累成的。人如果主觀上不注重小事的積累,就沒有足夠的量變,沒有足夠的量變,就不會產生質變。腐敗的缺口,往往是從小事、小節打開。不重視小事,不拘小節,思想上就會放松警惕,行動上就會放縱自己,像“溫水煮蛙”中的青蛙,最終難以自拔,滑入深淵。作為領導干部,不僅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經得住考驗,還要在日常小事和生活細節上守住底線,克己慎行,做到“小節不可失,小節不可縱”,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注重小節細節,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從小事著手、小節抓起,始終嚴于律己、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