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老秘心經:講話稿怎樣才能把話講到點子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老秘心經:講話稿怎樣才能把話講到點子上》。
所謂講到點子上,就是講得準確、透徹、明了。我們常說的“一針見血”、“一語中的”,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反過來看,講話講不到點子上,那就是偏頗、膚淺、含糊,使聽眾要么產生誤解,要么不得要領,這樣的稿子就必然是失敗的。比如這樣一段話:“學風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改革開放事業的迅速發展,為我們提出了許多新情況、新課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努力解決。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學習,一個不重視學習的領導必定不是一個清醒的、成熟的領導,所以我們要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這段話究竟想說什么?也許想談學風問題,想強調學習要聯系實際,但后面談的又是學習的重要性,變成東拉西扯了。當然,出現類似的一些問題,決不是寫作者有意為之,他們也想寫得準一些、深一些、漂亮一些,但到了動筆時卻又力不從心,要么離題萬里,要么語無倫次,洋洋灑灑一大段,繞來繞去就是繞不到點子上。這里既有知識面和觀察力的問題,也有基本功和方法上的問題。這里只從方法上談談“深、準、實、緊”幾個字的要求。
所謂深,即分析問題要深刻,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能停留于表面。特別在形勢錯綜復雜、困難和矛盾很多、人們的思想認識存在諸多困惑的情況下,作為領導者的講話,更應該明察秋毫,抓住根本,使人們辨明方向,增強信心。比如中央發出關于堅持實事求是、反對在統計數字上弄虛作假的指示精神后,某些欠發達地區的部分干部產生了誤解,認為這回可以松口氣了,用不著擔心排位落后了,于是工作也放松了。對此,有篇講話稿是這樣說的:“不錯,我們的確要毫不動搖地堅持實事求是、反對浮夸虛報,但是,慢就是實事求是嗎?快就是弄虛作假嗎?能爭取的有效益的快速度也不該爭取了嗎?不對!我們要提醒某些同志,不能以實事求是為幌子來掩蓋自己的不思進取,無所作為。”這話就擊中了要害,比起泛泛而談的批評,分量就要重得多。
所謂準,就是表達意思要準確,包括展開觀點、作出結論、指出問題、剖析原因等方面,都要力求一個“準”字。當然,“準”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表達某一個意思可以有多種方法,但其中必有一種是比較準的,就像百米短跑必有一人最先到達終點一樣。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某縣一度曾經強迫農民大種油菜,農民不肯種就牽牛、抬豬、挑谷子,結果油菜是種下去了,但不僅沒賺錢反倒賠了本,干群關系也變得十分緊張。有篇講話稿是這樣總結經驗教訓的:“實踐證明,這是以最良好的愿望、最艱苦的努力,做了最得不償失的事情。”這話“準”得近乎尖刻,幾乎是一種嘲笑的口吻了,但字字千鈞,促人警醒。還有一篇講話在批評某些鄉村黨員隊伍嚴重老化時說:“七個黨員八顆牙。”七個人當然不止八顆牙齒,這里是用了夸張手法來指出問題,既準確,又形象,使人捧腹之余又覺沉重。
…… 此處隱藏134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