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寫材料用典】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寫材料用典】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
【例文】道雖邇,不行不至。縱覽古今,無論個人還是國家,不管大業還是小功,每項事業都是一點一滴拼出來、日積月累干出來的。從這個角度說,要抵達千里萬里之遙,就得日日前行;想做得千事萬事,就得常抓常做。“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錨定理想目標,下日拱一卒的功夫,蓄善作善成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即使再遠也終將抵達。(中國紀檢監察報《日日行 常常做》)
【典故】出自西漢王充《論衡·卷一·命祿篇》,使富貴若鑿溝伐薪,加勉力之趨,致強健之勢,鑿不休則溝深,斧不止則薪多,無命之人,皆得所愿,安得貧賤兇危之患哉?
【釋義】意思是,不停地開鑿溝渠,溝渠就會變得越來越深;不停地去砍伐樹木,就會有很多的柴。比喻持之以恒、奮斗不止,就會有好的收獲。
【賞析】宋代詩人石曼卿在做海州通判時,見縣衙對面的山“人路不通,了無花卉點綴映照”,便突發奇想,叫人把裹著黃泥的桃核,沒事時就一顆顆往山嶺上扔。誰知奇跡出現了,幾年后竟然“花發滿山”。蘇軾游歷此地時賦詩贊曰:“坐令空山出錦繡,倚天照海花無數。”禿禿空山變為花發滿山,始于奇思妙想,成于堅持不懈。“圖垂成之功者,如挽上灘之舟,莫少停一棹。”觀歷史興亡之變,察古今成敗之理,功敗垂成也好,功虧一簣也罷,失敗往往是走過了90步,卻不能堅持走完剩下的10步。這是因為,“政者恒也”,只有“為者常成”,才能“行者常至”。 一個人要干成一件事,最忌半途而廢,最需堅定不移;最怕一曝十寒,最需堅持不懈;最忌遇難則退,最需堅韌不拔。成功需要決心和信心,也需要恒心和耐心。這里的恒心、耐心,是滴水穿石的堅韌,是猛虎狩獵的等待,是蜜蜂釀蜜的積累,是禾苗拔節的希冀。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了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到希望。作為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對工作的激情,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抓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終端見效。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校開班、干部作風建設類講話,側重強調真抓實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績觀,一屆接著一屆干、一任接著一任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