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碳達峰碳中和主題宣講材料: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及“十四五”能源發展展望》,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碳達峰碳中和主題宣講材料: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及“十四五”能源發展展望》。
2020年,中國正式作出“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十四五”是實現碳達峰關鍵期、推進碳中和起步期。下面,我們將從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的國內外背景、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與能源工作新格局兩個方面出發,深入解讀中國將如何推進傳統能源升級、發展清潔能源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一、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的國內外背景
(一)國內背景
1.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過快增長勢頭得到有效控制,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取得歷史性進展。這是對于過去而言的。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00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較快,能源消費的增長也較快。過去,我們是粗放式的能源生產方式,再加上沒有能源消費的“天花板”,所以能源消費是敞口式的,造成了能源消費增長較快的局面。也就是說,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成績的同時,我們的能源消費增加量也是非常突出的。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逐步改變了過去粗放式的能源生產方式,同時采取堅決措施改變了敞口式的能源消費模式,所以從2011年到2019年的能源消費年均增速明顯下降了。
從能源消費結構來講,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過去,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長期以煤為主,尤其是在2000年到2015年間。但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大力度調整能源消費結構,煤炭消費比重于2019年首次降到60%以下,同時清潔能源和相對效率較高的石油、天然氣的比重有所增加。這一重大歷史性變化,改變了我們過去長期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困難的局面,也是中央把調整能源結構作為支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主要抓手的具體成果。盡管我們在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與能源經濟現代化水平較高的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發達國家以油氣消費為主,同時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也相對較高。按照現代化的水平、綠色低碳的要求,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黨的十八大以來,由于能源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實體經濟部門的能源消費結構得到優化,電力的比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天然氣的比重也有所提升。要知道,過去一段時間,工業、交通、建筑等重點實體經濟部門的發展速度是相對較快的,所以相應的能源消費結構發生的較大變化也是來之不易的。
2.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
我國能源消費的85%左右都是自產的,只有15%左右是進口的。我們生產能源的最大特征是,化石能源產量巨大,同時發電水平較高、發電量較大、電氣化程度較高,而電力生產以燃煤發電為主。
2019年,我國發電量占到全球的27.8%,總量在75000億千瓦時以上,人均發電量超過5300千瓦時。可見,我們的發電量是一個長項,而短板則是煤電占比在60%以上。由于發電量巨大、煤電占比高,我國電能的清潔化程度和低碳化程度是相對較低的。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從2018年開始,我們的煤電占比每年都是有所下降的。
3.全球最大的能源進口國
雖然我國進口能源消費占總能源消費的15%左右,但是三個化石能源品種進口量都是全球最大的。我國油氣的對外依存度都是比較高的,2020年進口原油約5.4億噸、進口天然氣約1400億立方米、進口煤炭約3億噸。
(二)國際背景
1.新一輪能源革命高潮正在興起
…… 此處隱藏448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