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創建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典型經驗交流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創建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典型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建立“黨委統籌、統一管理、合作共贏”的“飛地抱團”模式,異地置業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推動鄉村振興與園區建設“雙贏”。
一、創新發展思路,變“單打獨斗”為“合力共建”。出臺《關于建立**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的實施辦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采取向上爭、財政投、村級籌等方式,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由村集體出資共建標準廠房,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達到統一規劃、集約節約、高效利用的目標;又能改善投資環境,讓企業“輕裝上陣”,減輕企業的非生產性投入,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縮短項目建設周期,盡早產生效益,推動全縣工業集聚發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推動資源整合,變“資金分散”為“企業共管”。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全縣86個行政村共同組建成立吉安市玉峽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村級集體出資,與縣工業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按4:6的投資比例共同建設村級集體經濟產業園,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運行管理,推動資金變股金、村委變股東,實現資產穩定收益和保值增值,確保村村都有穩定集體經濟收入。通過整合項目及加大投入,村級集體經濟扶持資金投向更加明確,資金聚集效應得到進一步發揮。
三、完善分配機制,變“分灶吃飯”為“收益共享”。建立產業園收益分配機制,采取多種靈活分紅方式,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益“三有”:有租金收益,產業園建設的標準廠房按月出租入駐企業,每年可收取租金;按照吉安市玉峽項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縣工業園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比例分配收益。有稅收獎補,鼓勵村級組織引入企業落戶產業園,入駐企業稅收原則上按不低于地方留存部分的50%獎勵各村。有均衡受益,從租金收益和稅收獎補中提取20%,調劑用于扶持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實現均衡并進。通過利益共享分成,每村每年可實現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