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剖析材料
New article
【寫材料用典】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容十分豐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遠矚和理論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標上的科學設定和工作上的戰略部署。如果淺嘗輒止地講、蜻蜓點水地學,是不可能
【寫材料用典】善修而名自隨之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求名心切必作偽,求利心重必趨邪”。如同“腹有詩書氣自華”,“名”并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學識、品格、修養等綜合素質,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聲名。回望共和國的歷史,老一輩革命家不
【寫材料用典】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民族復興大業之無窮。“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讓我們以此金句共勉,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為中國人民幸福、中華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一往無前!(甘肅日
【寫材料用典】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貞觀初年的某天,唐太宗得到十幾把好弓,這位年輕時就善射、自以為能識天下良弓的皇帝,得意地請制作弓箭的師傅欣賞,沒想到師傅說都不好。唐太宗追問其故,弓箭師傅說:“木心不正,則脈理皆邪”,木紋
【寫材料用典】處己、事上、臨下,皆當如誠為主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誠信,是一種品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誠信,也是一種責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一個人以誠信為本,就能立身社會,亦可成就事業。中華民族歷來推崇“誠外無物”,強調“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處己、事上、
【寫材料用典】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然利為何物?《墨子·經說上》認為,“利,得是而喜,則是利也”。利,就是人們得到了而歡喜的東西。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提出:然所謂利者,豈必殖貨財之謂?以
【寫材料用典】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操守心志要有真正主宰,調查研究必須純正心性。對“為什么調研、怎么去調研、調研該怎么辦”要認識透徹,把“深”和“實”貫穿調研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既
【寫材料用典】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也是黨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新時代的廣大共青團員,要做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模范,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樹立共產主義遠大
【寫材料用典】不知來,視諸往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不知來,視諸往”。中國人歷來重視歷史,善于從歷史的縱深處啟示現實和未來。古人不僅創造了多種史書體例,形成了豐富的史料資源,而且善于從歷史表象中把握本質,尋求規律。在晚年所作《報任安
【寫材料用典】遇事無難易,而勇于敢為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事物規律往往就是這樣,越是被動應付越會變得被動,越是主動進取越能贏得主動。主動創造條件才能克服困難,積極面對挑戰才能化危為機。“遇事無難易,而勇于敢為。”道理就是這樣。(人民日報《事
【寫材料用典】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實踐是認識的重要來源,也是豐富和更新知識的動力,尤其是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或可稱之為“隱性知識”,只能在實踐中把它“悟”出來。誠如古人說的,“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此外,實踐
【寫材料用典】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細行、微末雖小,卻能小處見大,小事小節上亦可知其品德品行。從《尚書》中的“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到《中庸》里的“致廣大而盡精微”,再到《道德經》中的“天下大
寫材料用典:學而不已,闔棺而止
2023-02-13【例文】學而不已,闔棺而止。學習不是一勞永逸的事,要持之以恒,永遠保持進行時。要有不學習就會落后的危機意識,永葆好奇心與探索欲,及時學習吸收新理論、新政策、新技術、新方法。同時要善于“清零”,不以過時的知識妄斷現
【寫材料用典】心如水之源,源清則流清,心正則事正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廣大青年干部應自覺培養起做事公道正派的風格,把牢“思想底線”,立穩“公私分明”“公而忘私”的出發點,秉承老老實實做人、清清白白為官的職業道德,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常除“腦中
寫材料用典:一物不知,深以為恥
2023-02-13【例文】想在“事面”上見“世面”,切不可浮于表面,需深化“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意識;甘當小學生,深入班排、沉到一線、鉆研事理,多向老基層求計問策,多從險難課目砥礪本領,多挑磨礪人、考驗人的任務,切實在做事中明事理、察
【寫材料用典】至論不如清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至論不如清,清廉之名靠的是清廉之為。荀子說,“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對為官從政者來說,都想給老百姓留下清廉為民的形象,但清廉不靠清談,不是
【寫材料用典】古之學者為己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古之學者為己”,古人學習是為了自身品德臻于完滿的真學,也是踏踏實實、正心誠意的真學,更是不摻雜任何炫耀的真學,這是對自我崇高道德境界的不斷追尋和超越,是學以成人,學以成德,學以至善。反
【寫材料用典】任其事必圖其效;欲責其效,必盡其方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任其事必圖其效;欲責其效,必盡其方。任何工作都一個方式方法的問題,方法對頭,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效果。“在改革推進上要講求戰略戰術,注意方式方法”“既統籌考慮戰略、戰役層面的問題,又統籌
【寫材料用典】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小事不為者,難以成大事”。在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在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中,每個人的本職工作看起來小,但事實上并不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如果每個人都能在不同領域不同崗位做好自己的
【寫材料用典】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才的長與短是辯證的,一個人有長處也自會有短處。“生才貴適用,慎勿多苛求。”寓言《西鄰五子》中,西鄰公根據五個孩子的不同情況安排不同
寫材料用典匯編(2021年12月)
2023-02-13下載文檔觀看完整版
【寫材料用典】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2023-02-13【例文】識人辨才,科學的方法也很重要。古圣先賢,留下了很多識才之法。比如,“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窘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還比如,“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
寫材料用典匯編(2021年11月)
2023-02-13下載文檔觀看完整版
【寫材料用典】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須知少時凌云志,曾許人間第一流。”干事業要有目標,這個目標既不能伸手可及,也不能踮踮腳就能夠得著,而要“蹦起來”摘到桃子,且能蹦多高就定多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作為我國“九
【寫材料用典】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心力”,顧名思義,就是發自內心的力量。“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心力茁壯,才能英姿勃發。反觀現實,一些年輕干部卻存在著“心力不足”或“心氣衰減”的現
【寫材料用典】事非公道不萌于心,言非法度不出于口
2023-02-13【例文】始終做到“事非公道不萌于心,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要以“鐵錐子”的姿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嚴守規矩紀律,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擋得住誘惑,挺得起脊梁,硬的起肩膀,才能在工作職責中和人情世故中有底氣,有骨氣,有脾氣
【寫材料用典】不革其舊,安能從新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典故】革故鼎新是中華文化的固有特質和基因,歷來被世人所推崇和踐行。“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茍利于民,不必法古;茍周于事,不必循舊。”“不革其舊,安能從新?”“尊新必威
寫材料用典:銖積寸累,日就月將
2023-02-13【例文】“銖積寸累,日就月將”蘊含著一個“勤”字。“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學習來不得投機取巧,以勤為徑、以苦作舟,平時多下一點“笨功夫”,最后才能成就“真功夫”。【典故】“銖積寸累”出自宋代蘇軾《夢
【寫材料用典】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提升速度,跟時間賽跑,就是要快。快就是高效快捷,為群眾辦實事,定了就要辦,說了就要干,干就馬上干,干就干最好。“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一步慢、步步慢,機會就容易在按部就班
【寫材料用典】禍幾始作,當杜其萌;疾證方形,當絕其根
2023-02-13【寫材料用典】 【例文】要堅持底線思維。古人說:“禍幾始作,當杜其萌;疾證方形,當絕其根。”我們要發揮好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見微知著,抓早抓小,著力避免發生重大風險或危機。(求是《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發
Ho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