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弘揚“勤嚴實勇”的優良校風——黨總支副書記在國旗下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弘揚“勤嚴實勇”的優良校風——黨總支副書記在國旗下的講話》。
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弘揚“勤嚴實勇”的優良校風。
第一個問題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勤嚴實勇”在哪里?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在*一中走一圈都能發現——在校大門邊上有,在新華都教學樓墻上有,在學生發展指導中心的大廳里有,在音樂主題廣場的校歌歌詞里及旁邊的圍墻上有,在每個班級門口的班牌上有。那么,現在你把它歸納起來,找到共性,“勤嚴實勇”究竟在哪里?一句話,它在墻上。
然而,以前它大多不在墻上,又會在哪里?這是第二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它主要在兩個地方,一是在一中學子的言行舉止中,二是在*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的口碑里。何以為證?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歷。我于1995年大學畢業分配*一中任教,當時,在課余時間接觸社會,只要碰見熟悉的人第一次知道我在*一中教書或者之前并不認識經人介紹后知道我是*一中老師的人,大多會激動地來上幾句贊美*一中的話,或者閑聊中干脆切換話題開始熱議*一中,其中有兩句話最經典:第一句是“*一中校風很好啊,晚上進一中散步,要不是有下課,你根本不知道那里有那么多學生在教室,自習課靜到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這話你信不?可能有同學信,有同學半信半疑,甚至有同學認為太假。因為誰會真正拿一根針扔到教室的地板上去檢驗能否聽到針掉地的聲音?但你又不得不信,因為“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的父老鄉親是懷著對一中的敬仰之情,質樸地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表揚咱們的優良校風。
第二句是“*一中的學生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認得出來”。也許有的同學對這一句話不屑一顧,因為現在*一中學生都穿著校服,很好認!但當時*一中學生每年僅在運動會前購買一套校服,這就意味著大部分時間是不穿校服的,更早的時候也根本沒有校服。那老百姓憑什么認?他們說:“*一中的學生來去匆匆,走路昂首闊步、很專注,懶得搭理是非。”我想,這是對“勤嚴實勇”最好的詮釋。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現在為什么要把“勤嚴實勇”掛在墻上?我認為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它是*一中的精神特質,是建校100多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一中學子成長、成才,更滋養了早期校友革命先烈盧肇西、中科院院士盧衍豪,滋養了文壇一杰張勝友、著名心血管專家廖崇先、政壇精英姜成康、商界精英張一鳴等一大批國之棟梁。二是我們現在有的同學存在將“勤嚴實勇”丟棄一邊的跡象,比如:穿著校服在校外的飯店、奶茶店等場所玩手機、打游戲;熱衷于生活消費的攀比,熱衷于男女同學的過密交往;上課不認真,自習課交頭接耳,老師布置的學習、勞動、工作任務不完成。要知道,你什么時候丟掉“勤嚴實勇”,就意味著什么時候開始貽誤自己的青春年華和美好前途,就意味著什么時候你在開始腐蝕*一中這所百年名校。學校把勤嚴實勇掛在墻上就是要時刻提醒同學們在自己的成長路上沒有其它捷徑可走,唯有傳承和弘揚“勤嚴實勇”的優良校風,爭做特別有思想、特別守紀律、特別肯努力的一中人,才能到達人生的光輝頂點!
在此,提一句話與大家共勉,那就是:以“勤嚴實勇”為鏡鑒,將其銘記于心、外化于行!
再過二十天將迎來每年一度的高考,最后,祝愿2022屆高三學子乘風破浪,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