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作風整頓專題黨課:聽其言 觀其行 察其變 考其績》,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作風整頓專題黨課:聽其言 觀其行 察其變 考其績》。
什么是“作風”?我認為,“作”就是作為、行為;“風”就是經常性、一貫性、普遍性。作風,就是指一個人或一群人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帶有經常性、一貫性、普遍性的東西。一個干部工作出現(xiàn)失誤,你要看是偶爾失誤,還是經常失誤。偶爾失誤不能說是工作作風問題,因為它不具有經常性;一個問題首次出現(xiàn),也不能說是作風問題,因為不具有一貫性;一個干部出問題,不能說是整個單位作風有問題,因為不具有普遍性。作風的本質是思想,思想的表象是作風。觀作風就是觀思想,轉作風就是轉觀念。
如何觀作風、轉作風?本質上就是如何從作風看待干部問題。簡而言之,四句話: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變,考其績。
一要聽其言。
看干部,首先要聽其言,言由心生。語言不僅反映干部的表達能力,而且反映干部的知識素養(yǎng)、理論功底、工作思路和精神境界;語言不僅能反映干部的工作業(yè)績,還能看出干部的發(fā)展?jié)撃?。長期不學習的干部,張嘴就聽得出來。俗話說“只要一開口,便知有沒有”,對工作沒有研究和思考的干部,談工作不可能娓娓道來;沒有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干部,只能報一點手頭上的流水帳;學習不上心的人,說出來的話都是陳詞濫調;說都說不出來的人,很難指望他能做得出來。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很多情況下這種潛能釋放不出來的原因,是被自己的認識水平所制約,被自己的思想、思路所束縛。所以,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作風決定作為。語言的表達力,反映了你的思想力和工作力,反映了你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考察干部中,專門在最后安排一個考察組與被考察人集體面談環(huán)節(jié)。
如何提高干部的表達力、思想力,關鍵是提高學習力。干部的能力不是先天的,是通過后天學習得來的。如何學?學什么?一要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也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我們各項工作的總遵循和方法論。二要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三要學習先進地區(qū)特別是發(fā)達地區(qū)的先進經驗,包括先進的工作理念和方法等。四要學習基層的首創(chuàng)精神,很多創(chuàng)新做法都是發(fā)端于基層、首創(chuàng)于群眾。五要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最大的實踐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全部來自實踐鍛煉。智慧和才干不是來源于書本,而是來源于實踐甚至苦難。所以多干活不吃虧,吃虧是福。在加強學習的同時,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注意加強對工作的總結、對經驗的積累、對失誤的修正、對教訓的吸取,長期堅持,必有成效。
二要觀其行。
觀其行,就是觀作風。根據(jù)作風建設的規(guī)律和特點,要做到“五看”:
一是不僅要看干部怎么說,更要看干部怎么做??照務`國,實干興邦。要知道,語言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干部的能力素質,但語言是有欺騙性和迷惑性的。說得好,不等于做得好;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言行一致、說到做到的干部,才是可堪重用的干部。有的人善于夸夸其談,成天搖頭晃腦點評別人,自己卻一事無成,要警惕這種現(xiàn)象。
…… 此處隱藏52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