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2024年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全域旅游是一條“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我區將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實增強發展全域旅游的責任感、使命感,咬定目標、務實重行,以創促建、以創提質,以果敢擔當、務實舉措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更高質量、走在前列。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堅持項目為王,讓動能更強勁
項目是旅游的載體,是提升旅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我們將像抓工業項目一樣抓文旅項目,著力打造一批旅游新熱點、經濟增長點。一是項目招引全線發力。組建文旅產業招商引資專班,精心組織長三角文旅招商專題推介,推動運河夜游文旅街區、源頭綠廊文旅、華誼青年文旅等在手在談項目加速落地,讓我區旅游有更多的“看點”、更好的“賣點”。二是項目建設全力加速。建立區領導掛聯推進文旅項目制度,定期調度、定期督查、定期通報,加速推進邵伯運河遺產保護及文旅開發項目,年內啟動美麗鄉村路(東進路)旅游廊道項目,建成投運光線電影世界一期工程、引江文化產業園。三是市場主體積極培育。加強與同程旅游、網易等知名企業的洽談合作,推動本土文旅市場主體借梯登高、做大做強。積極整合區屬文旅資源,組建運行區文旅集團,不斷提升我區旅游的開發層次和水平。
二、樹牢融合思維,讓產品更豐富
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未來所向。我們將摒棄“就旅游發展旅游”的傳統思路,走出“旅游自循環”的產業邊界,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旅游大格局中,承接旅游項目、放大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全力以赴做好“+旅游”深度融合大文章。一是突出“文化+旅游”。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定期開展金銀細工、毛筆、漆畫、邵伯鑼鼓小牌子、丁伙龍舞等國省非遺文化展示活動,加快推動龍川老街修繕、星云紀念館規劃設計等工作,生產研發具有地方特色和內涵的旅游紀念品、工藝品等文創產品,讓歷史文化“看得見”、更“帶得走”。積極推動紅色故事“走出去”,以省“新四軍東進北上”革命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程為契機,主動對接泰州黃橋、常州茅山等周邊紅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打造集旅游、研學、體驗等為一體的紅色線路,全力爭創省級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項目。二是突出“工業+旅游”。依托傳統產業轉型壯大、新興產業加速集聚等優勢,探索建立先進制造業精品研學線路,鼓勵引導高端裝備、智能制造、電商直播等特色工業企業,在車間布局、產品研發、科普宣傳中融入更多旅游元素,開發設計可供游客觀賞、參與、購買的工業旅游產品,推動英聯科技、灃泉礦泉水全力爭創省級工業旅游區,讓我區制造業業態更豐富、名頭更響亮。三是突出“農業+旅游”。大力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體驗農業和創意農業,聚焦新淮江花木、安大路蔬果、里運河優質畜禽、里下河優質糧油及特種水產等優勢產業,開發建設一批深受游客歡迎的生態農園、農家樂園等旅游項目,年內創成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家、市級以上特色田園鄉村5家。依托吳橋蔬菜基地、小紀蔬菜基地等現代農業園區,做優放大宜陵黃桃、丁溝葡萄、樊川獼猴桃、郭村梨園等品牌,因地制宜發展農業采摘經濟。四是突出“生態+旅游”。切實增強旅游意識、運用旅游思維,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工作與旅游業發展互動融合、互促并進。依托源頭生態稟賦優勢,利用城鄉路網、水域廊道擇優建設騎行道、風景道,深化拓展自在公園、源頭公園、“三河六岸”公園等濱水綠色岸線內涵,夾江三江營至芒稻河我區水利樞紐段年內創成國家級“美麗河湖”,把生態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旅游優勢。
三、強化沉浸體驗,讓游玩更可感
…… 此處隱藏66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