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關于老舊小區適老化現存問題及改進對策與研究》,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關于老舊小區適老化現存問題及改進對策與研究》。
一、*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的必要性
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一個重大的社會學和人口學問題。我國自1999年初進入老齡型國家行列,202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數量將突破2.1億,成為全球老年人數量最多的國家,到205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有望達到3.8億,而到2100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31.8%,成為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老齡化程度位居全國之首,1995年,*省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就達到了7.02%,比全國提前5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專家預測顯示,2039年左右,*省老年人口將上升至峰值,總量達到1226萬,占比達到30%,*老年人口的高峰,會比全國早10年左右到來,*省的老齡化形勢格外嚴峻。
養老問題是國家及社會必須面對的老齡化重要現實問題。依據我國如今的社會、經濟、人們的思想觀念等各方面原因,以社區為平臺,發展居家養老模式符合我國國情特點,居家養老既節約了社會養老成本,又可滿足老人們對熟悉環境和人群交際的情感需求。而作為居家養老承載體的老舊住區,建設標準較低、社區環境及公共配套設施不足,套內居住空間不便利,難以滿足老年人對居家養老舒適、便捷、安全的居住需求,因此對*省老舊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改善小區居住環境,完善養老服務配套設施、增加住宅的適老功能,提升老年人養老質量勢在必行。
二、*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方面現存問題
(一)住宅樓棟方面
較早的老舊住區,在單元出入口以及住宅等的無障礙設置方面十分欠缺,甚至不考慮無障礙設計,缺乏無障礙坡道。樓梯過道沒有扶手,無垂直交通電梯,套內空間設有門檻、存在高差,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出行活動安全。
(二)小區環境方面
有些老舊小區會把戶外活動和休息場地圍在樓與樓之間的一定區域內,并且有高出路面的馬路沿,沒有考慮輪椅通道,這對于身體不方便的老年人非常困難;有些小區的戶外活動場地,使用的是帶有凹凸的植草磚,有的是泥土地,這種很難滿足老年人對活動地面的平整要求。老舊小區活動空間多以分散場地為主,如住宅的出入口處、樓棟之間等,但這類空間缺乏設計,無遮蔽設施,不能遮風擋雨,無法滿足日常需求,即使有較大集中場地,也存在設計單一、設施陳舊等問題。另外居民還存在搭建行為,隨意堆放雜物于公共場所,影響休憩活動。老舊小區停車空間有限,更沒有人車分行的方式,導致機動車占用人行道甚至公共場地,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安全出行。
(三)配套設施方面
老舊小區的人行道鋪裝陳舊老化、凹凸不平,健身器材、休閑桌椅由于長時間無人維護,導致部分損壞、松動,以及衛生狀況較差等問題。很多老舊小區沒有自己的社區醫療場所,早年建設的住宅小區在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老年人的健康保障與服務問題,在逐漸局部更新的過程中依然缺少對居家養老醫療服務設施等配置。即使有的老舊小區擁有自己的社區服務中心,也不同程度存在著位置不便、內部空間局促及設施破舊等問題,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健康保證需求。
三、*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進對策
(一)強化適老化設計意識
國務院《“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老舊小區要完成小區的路面平整、單元出入口和通道的無障礙改造、地面防滑處理等適老化改造,故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規劃人員、施工人員都應提前樹立適老化設計意識,把適老化內化成一種設計習慣,在無法將適老改造細節完全實現的情況下,做到重點突出,統籌兼顧,再現老人自我價值與精神文化空間的塑造。
(二)完善適老化施工過程
…… 此處隱藏776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