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2024年全市農技推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2024年全市農技推廣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很高興前來參加全市農技推廣工作會議。在此我代表市農業農村局向這次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向全市各級農技推廣戰線多年來為農業科技全面推廣、為鄉村全面振興付出的艱苦努力、取得的顯著成就,表示衷心感謝,同時對獲得2022年度全市農技推廣工作先進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這次會議是在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市委農村工作會和全市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局長會議后召開的,既是一次總結經驗、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的大會,又是一次再鼓干勁、再添措施、抓好落實的大會。剛才楊主任對全市上年度農技推廣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對今年重點工作了全面的部署,10個縣市區農技中心的主要負責同志做了典型經驗發言,講的很具體,很有借鑒意義。剛聽楊主任說,昨天下午還專門召開座談會議,還邀請了新型經營主體一起交流經驗,探討問題,共謀辦法,這點很好。
近年來,市縣兩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狠抓重大技術示范推廣與農技改革創新,在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奠定了堅實支撐、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感到有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科技興農主力軍作用凸顯。現代農業要發展,離不開科技的翅膀,而科技最終落地,轉化為生產力,還得靠農技員的示范應用與推廣。市縣農技推廣機構是農業系統職能最全的事業單位,也是人員配置最多的單位。在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方面,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試驗和示范推廣,積極開展作物病蟲草害等技術培訓指導服務,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二是科技人才示范引領成效顯著。全市農技系統研究生、博士學歷等高精尖人才眾多,憑借著高層次人才眾多的優勢,使得我市多年來在陜西省科技推廣成果獎、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實用新型專利、論文發布等方面碩果累累,摸索出了“農技人員+良技良法”直插到戶、到人、到田的農技服務新機制。三是農業生產保駕護航攻堅克難。在面對小麥條銹病、玉米草地貪夜蛾暴發特別是去年強秋霖氣象災害等不利影響,市縣兩級農技人員積極投身“千名農技人員‘三貼近’技術服務大比武”等活動,農技干部全力以赴在多災之年穩住農業基本盤,在多事之秋夯實“三農”壓艙石,為全市農業生產安全提供技術支撐。事實證明,我們農技系統隊伍的力量是強大的,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背景下,農業大有作為,農技人員大有可為。這些好的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再接再厲。下面,根據這次會議安排,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清當前形勢,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一要準確把握國際形勢。當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日益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沖突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大家可以看到,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全球30多個國家限制糧食出口,部分國家因此社會動蕩甚至政權更迭。只有把牢糧食安全主動權,才能把穩強國復興主動權。二要牢記國之大者。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首要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必須強。現在,糧食需求剛性增長,端牢飯碗的壓力大,提升糧食產能仍然是首要任務。今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中央一號文件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穩定供給放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建設農業強國頭等大事的高度,特別是對抓好糧食生產和“菜籃子”工程等都作了重要部署,“三農”工作在新征程上仍然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三要不負使命擔當。我們各縣市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上來,錨定建設農業強市目標,圍繞“5+2”特色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認真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努力提升糧油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向科技要產量、要產能,在增產和減損兩端同時發力,把糧食安全這類黨中央交辦的大事要事辦好辦妥。
二、聚焦生產關鍵領域,抓好技術集成推廣
…… 此處隱藏110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