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教育——正確看待批評》,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教育——正確看待批評》。
人生道路漫長而曲折,除了坦途與成功,還會有另一種點綴坎坷與挫折,它可能是小時候父母的指責呵斥,可能是求學時老師的點撥鞭策,也可能是入職后領導的批評教誨,還可能是犯錯后組織的問責處理。這些都是成長道路上的治病“良藥”、 經歷財富。當前,隨著正風肅紀、從嚴治黨縱深推進,對各級黨員履職盡責、遵規守紀的要求越來越嚴,有的同志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受到組織批評處理.應該如何正確對待,是我們必須直面并解決好的現實問題。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作為新時代黨員,必須發揚自我革命精神,自覺將批評處理作為強身治病的“良藥”,醫思想之“疾”、治行為之“疴”、除方法之“弊”,不斷校正人生航向,在奮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中不迷航、不偏向。
一、“藥物過敏”須提防,警惕受到批評處理的不良反應
批評處理是對錯誤言行的訓誡警示和糾偏正向,更是組織對我們的關心愛護.面對批評處理,絕大多數同志都能夠正確對待、檢視己過、痛改前非,但也有少數黨員像“廟里的泥菩薩—一經不起風雨”,諱疾忌醫、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走不出挫折的陰影,最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既耽誤了單位建設,也毀了個人前程。從調查了解情況看,有以下幾種現象值得關注和警惕:
一是內心迷茫、進退失措。有的擔心“過去成績被埋沒”認為一旦受到批評處理,以往的工作成績就會全部“歸零”,感到“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從而丟了心神、失了干勁;有的擔心“成長進步受影響”,把組織的批評處理視作“否定放棄”,認為以前干得再好也沒有用,成長進步“到此為止”,從而萎靡不振、情緒低沉;有的擔心“身后退路被制約”,認為“處分表”進了檔案袋,“污點”就會伴隨自己一輩子,到哪都會受到影響,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迷茫無助。同志們,當我們擔心“進步無門、后退無路”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人們常說的“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相抵”的道理,決不能因為一時一事的批評處理而妄自菲薄、心灰意冷、進退失據;而是要相信組織會全面、發展、客觀、辯證地看待一個人的功過是非,決不會因為一時一事的過錯而全盤否定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工作實績,自覺走出迷茫、主動糾錯、重整行裝、砥礪前行。
二是自卑自責、難以自拔。有的感到“低人一等”,認為自己成了“單位名人”“他人笑柄”“反面典型”,在同事面前說不起話、抬不起頭;有的感到“愧責難當”,認為自己的過錯“連累”了同事、“抹黑”了單位,懷有深深的“負罪感”,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怪圈”中;有的感到“一無是處”,對自身錯誤難以釋懷,認為自己“什么都不會、什么也干不好”,消沉了斗志,喪失了信心。當我們深陷“自卑自責”難以自拔的時候,不妨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前行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受到批評處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消沉、否定自我。我們要嘗試與自己“和解”,在“閑看花開花落、靜觀云卷云舒”中走出情緒“陰霾”,重拾奮進信心
三是推責開脫、抵賴“甩鍋”。有的“怪運氣”,把受批評處理歸結為個人運氣不好,認為別人犯了同樣的錯誤沒被發現,自己卻被處理了,橫攀豎比、心態失衡;有的“找借口”,有了錯誤不是從主觀上查問題、找原因,而是找出種種客觀理由,為自己開脫辯解,認為“不是自己不努力,而是環境不給力”;有的“推責任”,不敢擔當,不能扛事,有了功勞都是自己的,出了問題都是別人的,把錯誤過失推給上級、甩給下級、丟給同事。敢于承認錯誤,體現的是擔當精神,反映的是胸懷格局。不管什么原因受到批評處理,都是組織的幫助挽救,都有助于個人的健康成長。 我們要堅決摒棄承認錯誤“丟面子”“失威信”的模糊認識,勇于接受批評處理,敢于正視自身問題。
…… 此處隱藏493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