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研討會上的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國式現代化理論研討會上的發言材料》。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成果,是扎根中國大地、基于中國國情、切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新征程上,我們必須牢記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持續深化“兩個結合”,堅持好、運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兩個結合”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頑強拼搏,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綜合國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文化影響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回顧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對、走得穩,就因為它既遵循了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又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進行獨立自主的探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事業的成功及中國式現代化是“兩個結合”之果。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深刻領會“兩個結合”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兩個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是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代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堅持在“第一個結合”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是黨在100多年奮斗歷程中得出的寶貴經驗。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活力、魅力在于創新,在于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離開本國、本民族實際和時代發展來談馬克思主義沒有意義,僵化地拘泥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個別結論沒有出路。歷史和實踐證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取得成功;搞教條主義,沒有經過這樣一個結合,黨和國家事業就會停滯不前、遭遇挫折。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創新,都是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堅持了社會主義的實踐標準,所以才能回答好解決好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回答好解決好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當今時代,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課題,迫切需要我們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及時作出回答,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特別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著眼解決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始終沿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篤定前行。
堅持在“第二個結合”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踐行,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堅實的基礎。科學社會主義之于100多年來的中國,不是“移植”或“嫁接”,而是其價值觀主張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等具有高度契合性,是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第二個結合”將這些重要元素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過程和體系之中,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第二個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扎根。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