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議暨學習型社會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fā)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議暨學習型社會專題研討交流會上的發(fā)言》。
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fā)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為了推進全民終身學習,建設教育強國,教育部于近期發(fā)布了《學習型社會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在文件中“高校”出現頻次多達15次,可見高校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關鍵作用和重要地位。文件明確要求各高校要加大教育資源開放共享力度,大力推動學歷繼續(xù)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為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文件既明晰了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又提出了支持保障政策和評價考核要求,是推動大學踐行構建學習型社會重要使命的行動指南。下面,我講幾點體會。
第一,引領價值導向,營造學習型社會氛圍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中的“三綱領”道出了學習的真諦——棄舊圖新、弘揚美德、完善自我,而文中“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強調了修己是實現家國情懷的前提,說明自我學習完善與家國繁盛的一致性。這里的“大學”雖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但“大學之道”卻應成為各高校辦學的最高宗旨,要讓所有的大學生乃至社會公民都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充實自我,才能成就人生理想,才能擔負起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時代重任。大學要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智慧,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續(xù)教育與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圍繞教師、學生及其輻射人群,充分發(fā)揮高等教育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的導航引領作用。首先,大學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在科研、教學的專業(yè)成長道路上不斷精進,以身示范,為人師表,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時代的典范。其次,大學要加強學風建設,通過學風主題教育、先進典型示范、舉辦讀書文化節(jié)系列活動等,打造沉浸式學習情境,建設書香校園,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尋珍納新,以知促行。再次,大學要鼓勵廣大師生帶動家人、輻射所在社區(qū),發(fā)揮專業(yè)特長,積極開展學習宣傳活動,提高人們在工作、生活、文化等領域的學習興趣,推動大家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在不斷學習中實現增長才干、提升修為、豐富內心,從而更好地充實自我、建設美好家庭、承擔家國使命。
第二,堅持育人為本,打造學習型組織體系
…… 此處隱藏195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