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的調研與思考》,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提升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的調研與思考》。
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8億,占總人口的19.8%。其中,患慢性病的老人1.9億,占比約68%,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達4500萬,養老服務需求明顯增加。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出臺了《關于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目前,我國大多數老年人選擇社區養老,以社區為中心,積極發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家庭結構變化的首選。所謂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是指以滿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為目標,以各居住社區的配套服務為依托,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老人可以居家享受社區服務中心提供的營養和護理、心理咨詢、家政等服務。社區醫養結合服務具體包括政府、社會提供的有關服務的形式、政策、機構、設施、組織、人才和技術要素形成的網絡以及配套的服務標準、運行機制和監督制度。目前,我國大部分社區在養老醫療服務中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建立以社區為重點的養老醫療服務,要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結構,將全科醫生等重點資源更多地下沉到社區。
一、我市發展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的成效
(一)提升了醫療和養老服務能力。我市先后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市醫養結合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工作的通知》《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組織各有關單位對標對表、自查自糾,安排有關專家到醫養結合機構進行抽查督導,持續改進。聯合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現場糾正存在的問題,督促醫養結合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一方面,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以縣區為單位實現“首診式”簽約全覆蓋。二三級醫院專家走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參與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家庭醫生團隊提供技術支撐,建檔立卡戶等特殊人群“應簽盡簽”。組建家庭醫生團隊917個,建設家庭醫生工作站228個,家庭醫生工作室500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53.54萬人,簽約率達71.57%。家庭醫生團隊定期走進養老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康復護理、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等服務。另一方面,推進協議合作,對于沒有能力提供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組織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則開展協議合作,建立雙向轉診機制,確保預約轉診者優先診療、住院,為老年人提供連續、全流程的醫療衛生服務。全市養老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簽訂規范合作協議197份,養老機構規范簽約率達100%。
(二)發揮了中醫藥作用。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規范開展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開展社區和居家中醫藥診療服務,推廣適用于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藥技術方法,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等基層中醫藥服務可及性進一步提高,均能為老年人提供中醫藥服務。推動中醫藥在家庭醫生團隊服務中實現全覆蓋,將“治未病”項目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廣泛深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公益性中醫藥文化推廣宣傳活動,推動中醫藥進鄉村、進社區、進養老機構。
(三)壯大了專業人才隊伍。鼓勵執業醫師依法到養老服務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或開展診療活動,鼓勵中醫醫師到養老服務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提供中醫保健咨詢和調理等服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養老服務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并計入總工作量,所取得與專業相關業績成果享受醫療機構同等待遇。加強了老年健康人才建設,組織人員參加全國醫養結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訓、全國老年醫學人才培訓等項目。充分利用江蘇省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業務培訓基地開展老年醫學和醫養結合人才專項培訓和專題論壇,培訓人員200余人。
…… 此處隱藏258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