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移風易俗工作暨“一約四會”專題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移風易俗工作暨“一約四會”專題研討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農村“一約四會”是指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2022年以來,市農業農村廳、市文明辦、市民政廳聯合評選推介了全市農村“一約四會”兩批60個優秀典型案例。這些優秀案例在移風易俗、環境整治、項目推進等方面取得了治理實效。“一約四會”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創新實踐。進一步回答好這個“必答題”,就需要進一步挖掘和發揮“一約四會”的治理潛能,在共同締造理念的指導下,充分發揮“一約四會”在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中的牽引作用,推動基層治理提檔升級。下面,我談幾點想法,與同志們共同交流。
一、以“一約四會”培育基層治理新生力量
“四會”組織的建立顯著增強了基層治理力量,豐富了基層治理主體,拓展了村“兩委”以外的治理力量。在實踐中,“四會”主要吸納“五老”人員和鄉村能人,包括老黨員、老戰士、老勞模、老教師、老干部、轄區經濟組織負責人等。這些人有威望、有經驗、有文化,能夠提升“四會”的權威,便于工作的開展。“一約四會”充分挖掘了鄉村治理力量,但在培育鄉村治理后備力量上作用發揮還不足,“四會”人員存在老齡化的傾向。下一步,可建立老中青相結合的組織結構,把一些在村的年輕大學生、年輕退伍軍人等吸納進“四會”組織進行鍛煉培養,將“四會”組織作為挖掘人才的重要渠道和培養人才的重要陣地。如此,一方面既能發揮“五老人員”的權威優勢,讓“四會”有權威、說話有人聽,另一方面又能發揮年輕人思想活躍、精力旺盛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通過“五老人員”的“傳幫帶”作用,切實從長遠解決基層治理面臨的人才不足的困境。
二、以“一約四會”完善基層志愿服務體系
近年來,基層公共服務水平不斷完善,但從實踐來看,基層公共服務還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個體化、細碎化的生活需求。如老人的理發吃飯、失能失智人員的照料等群眾需求,需要通過志愿服務來滿足。“一約四會”需要通過發展和延伸居民服務,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獲得持久的支持和信任。部分地區在“一約四會”實踐中開展了志愿服務,滿足了老百姓的一些需要,如有些地方注重發揮公益愛心團體的作用,有些地方建立了愛心食堂,還有些地方創新“群眾點單、志愿者接單”模式等,但完備的志愿服務體系尚未普遍建立。為此,“四會”組織和村“兩委”組織體系在組織網絡上實現聯網并網的同時,還要將服務功能也聯網并網。一方面拓展“四會”組織的志愿服務功能,另一方面依托“四會”組織孵化和帶動成立各類志愿服務組織,積極探索構建基層完備的志愿服務體系,把志愿服務延伸到基層每一個角落,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三、以“一約四會”涵養基層治理文化
推進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有相應的治理文化作為支撐。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就必須涵養基層的自治文化、法治文化、德治文化。“一約四會”拓展了基層的自治空間,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有效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把過去的“干部干、群眾看”扭轉為“干部群眾一起干”。整體來看,“一約四會”密切了黨群關系,也增強了群眾的主人翁意識和自治意識。下一步需在涵養法治文化和德治文化上“做文章”。堅持以法治為保障,加強普法教育,堅持講法用法,大力培養群眾自覺守法、學法、用法的良好習慣。同時,堅持以德治為先導,通過選樹道德榜樣,發揮其引領示范作用,尤其是加強良好家風建設,以家庭為單位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四、以“一約四會”鑄牢基層治理共同體意識
…… 此處隱藏50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