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研討交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研討交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的重要判斷。新征程上,必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強國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三農”工作新篇章。
一是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中國式的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耕地面積小是當前面臨的基本國情和首要特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為此,要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抓責任、保面積、提地力,確保糧食產能。要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要層層分解,保持穩定。要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紅線不動搖,從數量上確保有地可種。實施耕地地力保護措施,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從質量上保障土壤生產能力。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構建糧食、肉禽蛋奶水產和瓜果蔬菜等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滿足人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愉悅的需要。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種子庫建設,采用先進機械與設備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提升糧食產量。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創新“政、產、學、研”機制,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要加大農業財政補貼種糧大戶力度,健全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提高種糧收益回報率,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
二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為此,要把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各環節利益。要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動富民產業品種培育,構建地域特色鮮明、創新創業活躍、業態類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要大力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營造全社會廣泛參與數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農業現代化,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增收當作一項必須抓好的政治責任、政治任務。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監測、預警、保障、幫扶工作機制,定期核查,實時監測,快速響應,防止大規模返貧和新貧困發生。要完善農村低收入人群保障救助機制,重點關注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跟蹤其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要深入開展“扶志扶智”活動,重點對易地搬遷扶貧對象進行后續幫扶,激發群眾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轉變的內生動力。
四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為此,要著眼于全面現代化建設全局,把農業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要統籌城鄉規劃,把縣城作為城鄉融合切入點,綜合考慮產業、人口、土地等因素,構建“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要立足城鄉產業特點、資源優勢和環境條件,科學合理布局主導產業、特色產業、新興產業等。要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持續加強路、水、電、氣、通訊“五網”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服務,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 此處隱藏26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