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人大常委會黨組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人大常委會黨組主題教育第一次調研成果交流會上的交流發言》。
同志們: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也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反復強調把問題作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點,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解決最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上,為我們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地方人大要提升調查研究質效,就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下面,我談幾點體會,以供同志們參考。
帶著問題去調研是基礎。增強問題意識,是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礎。問題意識到不到位,能不能抓住關鍵問題,直接決定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效。只有帶著問題去調研,有的放矢,調研才有方向、有目標。要跟著問題走、奔著問題去,科學調研、精準調研。人大在開展專題調研時,首先要選好題目,也就是選準問題。代表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大代表根據安排,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在實際工作中,要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順應新時代新征程形勢任務發展變化的新要求,聚焦改革發展穩定中存在的深層次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特別是要圍繞地方黨委已經認識到但未來得及付諸實施的問題或者黨政尚未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主動超前調研,使調查研究與服務黨委中心任務相結合,為黨委決策發揮參謀助手作用。要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群眾普遍關心的就業、醫療、教育、養老、環保、安全等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確定調研題目時還要具體注意結合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中涉及的問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向常委會報告或者匯報中反映的問題、代表提出的議案或者建議、批評和意見反映集中又未解決的問題、人民群眾來信來訪中反映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媒體關注的某些問題等。帶著問題去調研,就要邁開步子、走出屋子,走向社區院落、走進企業廠礦、走到田間地頭,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實實在在去調研,而不能只局限于聽匯報、看材料、上網絡。事前要把需要了解的情況、關注的重點、解決的難題列好清單,做到心中有數;事中直奔問題、直切主題,充分掌握第一手資料;事后認真研究,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
在調研中發現問題是關鍵。研不僅要帶著問題去,更要善于在調研過程中查找問題、發現問題。善于發現問題是工作能力和水平的體現,也是經驗和實踐積累的折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指出,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成為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四個機關”要求為人大定位,也是我們工作的努力方向。人大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調研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做到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要撲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細心觀察、用心傾聽,聽民聲、匯民意、集民智,實現問題的精準識別與定位,要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從中發現新的問題。特別是要到群眾需要的地方去問寒問暖,到群眾困難的地方去排憂解難,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理順情緒,發現群眾面臨的問題,反映群眾的意見建議。要發現問題就要樹立辯證思維、多向思維、系統思維,以小見大、綜合分析,順藤摸瓜、上下延伸,多維度、多層次觀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產生、發展和變化的階段與趨勢,分析挖掘其背后的邏輯與真相,從事物相互聯系中發現潛在風險,從紛繁復雜的現象中看透事物本質,從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中洞察重大隱患,對發現的問題抽絲剝繭,發現共性和規律性問題,真正把問題抽象、歸納、提煉出來。
…… 此處隱藏46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