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人才發展工作調研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人才發展工作調研座談會上的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縣委“12321”總體發展定位不動搖,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聚焦人才“引、育、用”關鍵環節,重政策、建平臺、強服務、優環境,為著力打造“一城兩區”,奮力開創我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提供有力人才支撐。根據調研座談要求,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搭建交流平臺,聚焦精準“引才”。走出去攬才。通過招商招才“一張網”布局,加強產業園區、教育、衛健等部門協同推進,建立產業招商和急需緊缺人才同步招引、組團式集中赴高校、企業引才雙輪驅動模式,從北京工業大學、云南大學、昆明市第一中學、昆明延安醫院簽約引進了劉曉、李舜榮、李紹龍等各類急需緊缺人才300余人。借載體吸才。借助天元數學國際交流中心落地我縣的優勢,利用國內外杰出數學家在平臺組織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活動的契機,深度挖掘專家人才的人脈資源,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天元數學中心達成院地合作協議,引進符合我縣特色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專家及團隊。靠產業引才。依托“一企一研發平臺”,通過聘請“產業導師”“技術顧問”“醫療專家”等多種方式組合推進“一業一站”,搭建博士工作站、基層專家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等人才平臺28個,與50余家高校院所開展合作項目73個,柔性引進企業高層次人才36名、企業所需人才150余名,輻射培育專業技術人才500余名。
聚力活動載體,構筑路徑“育才”。開展結對幫帶通過制定跟班工作“教”、專題指導“講”、項目參與“練”、抱團發展“帶”等多元幫帶措施,與云南農業大學、安寧雁塔村、安寧石莊村結成幫帶關系,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講的方式,持續提升鄉鎮干部和村黨組織書記工作能力,激發鄉村振興人才活力。依托載體培育。健全縣域專技人才“縣管鄉用、下沉到村”機制,從科教文衛、農林水等部門精選175名技術專家,搭建“一對一”“點對點”“面對面”培育機制,實現118個村(社區)專家培育全覆蓋。拓展培育途徑。以23批博士服務團到宜掛職為契機,與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委組織部積極對接,達成互助培養協議,每年由我縣遴選一批年輕后備干部到壽光市招商引資、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鄉鎮(街道)等部門進行為期3個月的跟班學習鍛煉,為我縣從農業大縣到農業強縣的轉變儲備人才。
緊盯發展之需,注重實效“用才”。讓科技人才成為產業升級的“主力軍”。常態化面向全國發布“宜結良緣·才聚我縣”人才征集令,開展“才聚我縣”人才沙龍、職業技能競賽,圍繞人才創業項目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同時出臺創業扶持政策,對人才(團隊)領辦企業在扶持資金、土地劃撥、設施配套和審批立項等方面給予優先辦理、優先支持,加快“含才量”高的項目快速落地、快速實施、快出效益。讓鄉土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火車頭”。在全縣范圍內深入挖掘選樹了一批工作實績突出、群眾反映良好的鄉村振興“排頭兵”,給平臺、給資源,讓其發揮“三帶兩助”作用,著力打造一批兼具文化傳承、地方特色的鄉土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源泉”。讓專技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智囊團”。持續實施我縣“宜英良才計劃”,深入推進教育、衛生等領域“名師工作室”建設,建立現代化師徒“傳幫帶”培養機制,加快專技人才成長,成為社會事業的骨干精英。此外,在政治上注重優先吸納優秀專業人才,提高優秀人才在“兩代表一委員”和各類評優評先中的結構比例,以溫情關懷、溫馨服務增強人才的歸屬感和獲得感,從而為全縣政治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添薪助力。
匯報完畢,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