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全市改革工作推進會上的匯報發言》,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全市改革工作推進會上的匯報發言》。
各位領導,同志們:
為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市城市管理局推行“城管進社區”,實現城市管理執法和服務“兩個關口”前移,變被動管理為執法服務,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走出一條城市管治融合發展新路徑。相關經驗做法被《中國建設報》《建筑》雜志、住建部“大城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專題推介,今年8月,我市在全國城市管理進社區工作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機制進社區。建立聯絡聯動機制。建立部門聯系對接制度,城管、市場、消防、環保等部門共享互通工作信息;構建街道社區黨組織、執法中心、物業企業、業主委員會共同參與的“四位一體”協調機制,城管與社區聯合會商、研判和推動社區城管工作。建立責任傳導機制。制定城管進社區工作流程圖,城管進社區職責清單和事項清單,城管進社區區級、街道和社區執法手冊“一圖兩單三冊”,固人定崗落責,建立定期檢查考核制度,加強對社區城管的日常工作績效考核,并將結果與績效獎懲和年度評先評優掛鉤。
城管進社區。城管陣地下沉。通過在社區設立城市管理工作站,在街頭設置城管執法服務崗亭,在街道建設規范化城管中隊,實現城市管理“站、亭、隊”點線面全域覆蓋,打通社區治理“微循環”。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置社區城管工作站89個,城管執法服務崗亭25個,規范化城管中隊4個。城管執法下沉。推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城管執法下沉式改革,在社區周邊公示城管隊員姓名、電話、照片、監督方式等信息,暢通群眾反映、投訴渠道,第一時間響應居民群眾訴求,采用柔性城管執法模式,通過調解和居民自行處理方式處理投訴舉報,從源頭有效控制城管問題增量。
便民進社區。便民地圖服務。對城市管理服務數據進行融合、分析與運用,打造我市“城管便民服務地圖APP”,市民通過手機可以隨時查詢農貿市場、臨時攤群點、便民服務點、公廁和其它服務設施等,滿足群眾便民生活需求。便民停車服務。制定出臺停車設施管理辦法,實行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對外免費錯時開放,2023年以來新增停車泊位1.2萬余個。為消除“飛線”充電安全隱患,在居民小區及其周邊建設電動自行車充電樁6851組、充電端口72762個、覆蓋480余個小區,滿足7.2萬余名群眾使用。便民市場服務。制定全市城管系統6項便民舉措和支持商業特色促銷12項舉措,配備41名“城管服務專員”為商業綜合體提供精準指導服務,設置“特色外擺”,早市、夜市等便民服務攤群點,開辟應季瓜果“自產攤位”,切實提升便民助企和服務經濟發展能力。
自治進社區。打造智慧城管平臺。用好“智慧平臺+網格員+微信隨手拍”方式,將智慧城管延伸至社區小區、深入到基層末梢,下沉社區城管隊員作為網格員,部門職責監管始終在線,實施“微信紅包獎勵”,邀請社區群眾及時發現上傳問題線索,增強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每月平均協調處置平臺反饋問題近萬余件。打通社會參與通道。依托社區,舉辦城管開放日、主題體驗活動等,充分調動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等群體參與社區城管,邀請群眾體驗城管進社區工作。開通熱線電話,暢通群眾監督和投訴渠道,第一時間向群眾反饋問題辦理情況和整改結果,截至目前,全市城市管理類投訴建議問題辦結率達97.6%,群眾滿意率達98%。
匯報完畢,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