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作風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作風建設重要論述精神研討交流會上的發言材料》。
同志們: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乎黨的生死存亡,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結合國內外發展大勢,立足黨的自身建設的復雜形勢,提出一系列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黨風問題關系執政黨的生死存亡”,“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下面,根據研討交流主題,結合分管工作實際,我談幾點體會,以供同志們參考。
站穩人民立場的價值準則。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黨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結合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發展的客觀實際堅決站穩人民立場。“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人民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本質特征,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失去了人民的擁護與支持,黨則會失去根基。作風建設事關黨的生死存亡,如果黨對作風問題不加以整治,就可能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革命先輩打下的紅色江山變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機遇喪失的危險。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充分彰顯了為民、愛民、親民的理論特質,這與黨的宗旨一脈相承,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旨歸。轉變作風目的是強健黨的肌體,作風建設的關鍵在于“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黨始終堅持權為民所賦,權為民所用,深刻領悟和把握歷史發展規律,以實現人民利益為根本遵循。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制定中央八項規定及其他制度規范,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堅持從領導干部抓起,上行下效轉變黨的作風,及時剎住一些過去被認為無法遏制的不正之風,糾治了眾多頑固惡疾,在社會上滌蕩起一股激濁揚清之風。習近平關于黨的作風建設一系列新觀點、新要求,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準則,是新時代踐行群眾路線的行動指南。
堅持黨性原則的政治品格。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堅持黨性原則是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品格。習近平關于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重要論述,深入全面地闡釋了黨性原則,強調黨性終歸是立場問題,改進作風的一個立足點即為解決黨性問題,并提出“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等論斷。因此,黨員必須牢記自身首要身份是共產黨員,首要職責是為人民服務,必須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任何時候都須與黨同心同向。實際上,黨性并非抽象概念或空泛口號,它強調科學理論指引、理想信念堅定、宗旨意識強化、道德品格高尚,具備理論的持久性、行為的有效性。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嚴抓黨的作風建設時,要求黨員以政治過硬、信念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來凸顯“講黨性”的政治本色,促使黨員把對黨章黨規黨紀的崇尚和敬畏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激勵各部門協同發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往直前的奮斗姿態嚴抓作風建設,將作風建設落小落細落實,進一步闡明了作風建設和黨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此外,堅持黨性原則要從“根”和“魂”上下功夫,注重返璞歸真、固本培元,要加大黨員干部日常黨性教育,將黨性教育與道德教育、廉潔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有機結合,開辟出一條“抓作風必先強黨性”的新路徑。
…… 此處隱藏97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