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全區茶葉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全區茶葉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為了進一步摸清全區茶葉產業發展現狀,找準問題,理清思路,明確重點,創新發展方式,努力推動茶葉產業快速穩定發展。按照區委、區政府安排,區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專題調研組,由區政協主席*牽頭,副主席*、*帶隊,于5月下旬開始,先后深入*四個宜茶鄉鎮和*茶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茶業有限公司等茶葉加工營銷企業,對全區茶葉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現場察看規模化茶園,走訪種植大戶、加工營銷企業,與茶農、協會成員、企業代表、業務部門負責人、技術骨干和鄉鎮領導廣泛座談交流,聽取各方面意見,對茶葉產業發展現狀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針對存在的主要制約因素,提出了促進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產業發展現狀
我區茶葉引種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四個鄉(鎮),共涉及28 個村、116個村民小組,約有茶農2萬人,宜茶面積5萬畝,最佳適生區3萬畝。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把茶葉產業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富民興區的特色產業來抓,依靠“退耕還林”等項目積極發展茶園,為我區茶葉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截至目前,全區共發展茶園近2萬畝,通過綠色認證1.2萬畝,有機認證530畝。現有各類茶葉加工營銷企業 30余家,通過QS認證的3家企業,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牌4個商標,開發出了“*”、等系列產品34個。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茶葉產業由引種試驗、規模發展、豐產示范到基地建設,形成了一定規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嚴重制約著產業的整體發展。
(一)科技含量不高,影響茶葉品質的提升。一是良種繁育普及率低,嚴重影響茶葉質量。我區茶葉引進優良品種的速度慢,規模小,除在*建立了一處無性系良種扦插繁育基地外,大部分是一批低產茶園,新建茶園也多是茶籽點種發展起來的。二是茶園田間管理粗放,重采摘,輕管護,茶園退化嚴重。三是茶葉以家庭式小作坊簡單初加工為主,設備陳舊,技術落后,沒有統一的制茶標準。
(二)投入相對不足,影響茶葉產業發展。我區茶葉產業自引種成功以來,在資金投入上一直嚴重不足,導致基礎設施差、產業規模小、加工能力弱、茶農收入低,大多數茶園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
(三)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強。一是我區茶葉企業輻射帶動產業發展能力嚴重不足。現有茶企業廠房設備陳舊老化,生產加工技術落后,經濟效益較低,資本積累難以實現,自我發展能力、融資能力、創新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抵御市場風險能力有限。二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難以保障茶葉鮮葉應收盡收。*茶業有限公司建成后,大量收購茶農的春夏秋三季鮮葉,其余茶企只收購少量明前至谷雨期間的鮮葉和半成品茶,公司+基地+農戶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難以構建形成,制茶企業優質生產原料來源不穩定,嚴重制約著茶葉的精深加工和增值空間的有效拓展。三是聯合開發能力差。個體能人大戶、企業分散經營,各自為陣,缺乏聯合打造、共同使用品牌的意識,沒有形成集團作戰,搶市場、創品牌的合力。
(四)營銷網絡薄弱,市場化程度較低。一是禮品茶銷售多,大眾茶銷售少;大多數茶企以加工明前茶搶價為主,缺少長期收購茶農鮮葉的茶企,茶葉鮮葉利用率低。二是茶葉包裝混亂,全區上市的茶葉包裝五花八門,有些存在以假充真,以舊充新的“砸牌”行為。三是銷售渠道窄,營銷手段落后。
(五)缺乏政策扶持引導。雖然區委、區政府把發展茶葉產業列為特色產業之一,確定了茶葉產業的發展目標,但沒有像花椒一樣制定具體可行產業扶持政策和措施,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科技攻關、技術培訓、企業培育和扶持、良種茶園建設、品牌宣傳、促銷活動等方面缺乏政策扶持。
…… 此處隱藏253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