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在中心組專題學習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時的研討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在中心組專題學習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精神時的研討發言材料》。
各位領導,同志們:
剛才,**同志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部長指示,下面,我結合**工作實際,談談我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和體會,不當之處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突出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要意義。“第二個結合”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根本途徑。
一、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在契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之本,二者雖然誕生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但是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相遇,正是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之際,中華民族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困頓中的中國人找到了實現民族獨立解放、走向現代化的理論武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相貫通,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相融通。在宇宙觀上,馬克思主義主張人與自然辯證統一,中華文化講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天道為準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融天道與人道為一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天下觀上,馬克思主義以實現全人類解放為目標,中華文化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至大無外、至公無私,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自覺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社會觀上,馬克思主義堅持運用矛盾觀點來認識和化解各種社會矛盾,中華文化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在社會交往中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在“不同”中尋求“共同”,在多樣性中尋求統一。在道德觀上,馬克思主義要求不斷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中華文化倡導“人心和善”的理念,弘揚仁愛精神,從自身修養上下功夫,養浩然之氣,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有用的人。
二、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互相激發互相成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一方面,馬克思主義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使中華文明迸發強大的精神力量。譬如,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立場激活了傳統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我們強調“勞工神圣”,工農是至高無上的社會力量;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喚起了傳統的變易思想,“天地革而四時成”,鼓舞著中國人民排除萬難把革命進行到底;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學說激發了國人對大同社會的憧憬和追求,前仆后繼為崇高理想而奮斗;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辯證法升華了中國古代世界觀和辯證思維,《實踐論》《矛盾論》應運而生,指導中國革命在把握規律中擺脫困境、走向勝利。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實了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生命,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滋養。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中國之為中國、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迫切需要我們立足中華文明的主體性、中國實踐的主體性,大力建設引領時代進步、支撐民族復興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經過新時代十年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我們進一步認識到,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第二個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兩者互相激發互相成就。
…… 此處隱藏104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