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黨課講稿:涵養良好家風 凝聚奮進偉力》,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黨課講稿:涵養良好家風 凝聚奮進偉力》。
同志們: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四川眉山時指出,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之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在不同場合多次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回答了正確看待和處理家與國、家與人、家與社會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社會涵養家風提供了科學指南,為弘揚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黨的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應自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時刻以“清清白白做人”為行為準則,管好自己和家人,弘揚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一、良好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風,是一個家庭一代或者是幾代人長期形成的風氣。中華民族歷來注重清廉家風的傳承和發展,不管是《岳母刺字》《孟母三遷》等傳世典故,還是《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家規家訓,都反映了家風家教在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性。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風建設,注重家風傳承。孔子庭訓“不學禮無以立”,諸葛亮誡子“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朱子家訓“恒念物力維艱”……生動的家風箴言,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與傳統美德,早已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歐陽修的《與十二侄》,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一封封家書流傳至今,成為跨越時空的家訓經典。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語境里,良好家風感召人向上向善,始終激揚著正能量。
重視家風建設,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堪稱嚴家教、正家風的楷模。毛澤東同志曾立下“三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恩來同志告誡領導干部要過好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并制定了“十條家規”。回溯黨史,許多黨員干部躬身垂范,留下了為人稱頌的家風佳話:焦裕祿教育孩子不能“看白戲”,谷文昌告誡家人“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楊善洲不讓家人搭“順風車”……在不斷趕考的崢嶸歲月里,中國共產黨人以紅色家風為“傳家寶”,熔鑄成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古人云:“篤學修行,不墜門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家風家教,他指出“要推動全社會注重家教家風建設,激勵子孫后代增強家國情懷,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才”怎樣建立一個良好的家風,是對每一位黨員干部的重要考驗。家風又稱為門風,其實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家庭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道理,做一個對社會有益有用之人。但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在建立良好家風的過程中,常采用“馬克思主義電筒照別人、自由主義電筒照自己”的做法,對待別人嚴加教管,對待自己親人自由放縱,喪失了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崇高品質和理想信念。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強化自身修養,把個人的修身立業與培養良好學習家風聯系在一起。要養成善學、愛學、勤學的習慣,不斷陶冶道德情操、提升氣質風范。不僅要做勤于學習的表率,還要激發家庭成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通過學習立身立德、增智強能,這樣也能使良好的學習家風薪火相傳。
二、甘于清貧是培育良好家風的價值追求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新時代領路人指出:“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方志敏同志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誘惑,不為所動,寧愿犧牲,也絕不屈服,保持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和高貴品質!硝煙彌漫的戰爭年代雖已遠去,但革命先烈為革命甘于清貧,為真理勇于犧牲精神的崇高品德卻依然激勵我們前行。
…… 此處隱藏1785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