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609:寫材料用典:每臨大事有靜氣》,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609:寫材料用典:每臨大事有靜氣》。
寫材料用典:每臨大事有靜氣
【例文】古人云:“每臨大事有靜氣。”黨員干部要想做到“不驚急”,就應理智待人處事,學會忍耐和克制,學會寬容和諒解,不感情用事、莽撞沖動;就應學會觀察思考,樹立大局意識,善于謀劃決斷,不人云亦云;就應堅持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在風浪中積累經驗,該雷厲風行則雷厲風行,當從容鎮定要從容鎮定,在學習中增長才干,不斷提高各項能力。(解放軍報《培養“不驚急”的氣質》)
【典故】出自清代翁同龢的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釋義】意思是,每當遇到大事都沉著冷靜應對,不相信今日沒有古代的圣賢。指古今圣賢都具大氣度,遇重大事件時,沉著淡定,舉重若輕,應對裕如。
【賞析】“靜”是我國古代先賢修心養性的重要法則和崇高追求。《大學》中說:“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意思是,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講,“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把“靜”作為家風予以傳承。清代名臣曾國藩曾感悟,“心靜則體察精,克治亦省力”,認為心靜能夠體察事物的本質,發覺事物的精髓;心靜處理事情也能夠省力,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隨著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更需要人們保持靜氣,踏踏實實做在當下、做好每件事。
…… 此處隱藏270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