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712:寫材料用典: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712:寫材料用典: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寫材料用典: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例文】“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我軍素以敢拼能勝、能打硬仗著稱于世,新的形勢任務下,越發需要我們矢志拼搏奉獻,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軍隊黨員干部帶頭強化敢打必勝的底氣、赴湯蹈火的膽氣,廣大官兵矢志打贏、拼搏進取,我們就一定能攻克一切堡壘,不斷把強軍興軍事業推向前進,創造出經得起歷史檢驗、實踐檢驗、戰場檢驗的業績。(解放軍報《弘揚共產黨人高尚品質和崇高精神》)
【典故】出自戰國時期楚國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釋義】意思是,那些為國獻身的將士們,不僅具有勇于沖鋒陷陣的氣概,更具誓死不屈的精神。
【賞析】屈原生活在楚懷王時代,當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在戰國七雄中后來居上,擴張勢頭咄咄逼人,楚國成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對象之一。在秦楚戰爭中,戰死疆場的楚國將士因是戰敗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無人替這些為國戰死者操辦喪禮,進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創作了這一不朽名篇。《九歌》是祭祀神靈的樂章,《國殤》也是祭歌,所不同的是,它是獻給那些為國犧牲的將士們的,詩篇語句鏗鏘,極具感染力。世上從無現成的康莊大道,任何一項事業的推進,都會遇到荊棘坎坷,奮力前行、拼搏奉獻是獲得成功的不二法則。進入新時代,共產黨員當發揚拼搏奉獻的精神,燃旺心中的一團火,深挖事業的一眼泉,勇于擔當作為、敢于攻堅克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不負“使命”這個神圣字眼,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光榮稱號。
…… 此處隱藏231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