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10926:寫材料用典: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10926:寫材料用典: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寫材料用典: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例文】“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事實一再證明:能夠承受失敗,善于反思失誤,勇敢面對失利,是通向勝利的必由之路。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從失敗中學習,不知敗在何處、如何改進。面對工作、生活、訓練中每一次“走麥城”,我們都要汲取教訓,引以為戒,警鐘長鳴,讓失敗變成通向成功的墊腳石。(解放軍報《重視從失敗中學習》)
【典故】出自三國諸葛亮《將苑》,古之善理者不師,善師者不陳,善陳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昔者,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外其業,至老不相攻伐,可謂善理者不師也。
【釋義】意思是,自古以來,凡是善于治理國家的君主,從來不興師動眾,使用武力,討伐別人。凡是善于帶兵打仗的將領,從來不是樂于交戰取勝,而是不戰以屈人之兵。
【賞析】“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我國古代軍事家治國領兵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能夠做到的卻鳳毛麟角。諸葛亮認為,治理國家,要以德服人,不能窮兵黷武。即使真的到了非打不可的地步,也要用高超的智慧,盡量減少傷亡,并能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他在行軍中始終謹小慎微,留下了“諸葛一生惟謹慎”的千古評價。可以說,歷史中的百戰名將,并非有多少天賦,而是在戰爭中學會戰爭,失敗的局面下尋找實現“反敗為勝”的條件。在多元化的環境中,只有增強預判,充分估計風險概率、程度,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多角度、多方位分析,并基于最壞的可能性去建立相應的識別、研判和應對機制,掌握主動權,提高應對風險水平,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用法】一是適用于領導干部黨課報告、黨校開班講話,側重強調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重要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注重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不斷提高謀劃、推動工作的能力水平。二是適用于年輕干部座談講話,教育引導年輕干部要提高面對失敗的勇氣,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態。
范文(m.x1762.cn)收集整理,每天更新海量優質范文,讓寫材料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