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10929:寫材料用典: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10929:寫材料用典: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
寫材料用典: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
【例文】“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很多人才一方面才華橫溢,一方面個性十足。所以,對人才不能求全責備,而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1942年4月,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前夕,毛澤東約請劇作家塞克來自己的窯洞聊天,想不到塞克以“有拿槍站崗的地方我不去”為由拒絕。毛澤東聞訊后,下令撤去塞克必經之路上的所有崗哨,自己則在窯洞前的山坡上遙遙相候。(解放軍報《從“心”出發愛才敬才》)
【典故】出自宋代蘇軾《賈誼論》,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遺俗之累。是故非聰明睿智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古今稱苻堅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盡斥去其舊臣,而與之謀。
【釋義】意思是,古人有出類拔萃的才能,必然會不合時宜而招致困境。
【賞析】《論語·衛靈公》中有這樣一句話:“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大意是,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免怨恨了。這句話蘊涵著中華民族反躬自省、克己修身的傳統美德,歷來備受推崇。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毛病,對人不能求全責備,“不以一眚掩大德”。要有容人的雅量和胸懷。做人做事不怕有過失、犯錯誤,怕的是不承認過失、不積極改正錯誤。當年,鄧小平為“學習雷鋒標兵”朱伯儒題詞:“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員”,語言學專家王力發現后,用筆在“符”字旁邊寫了一個“副”字。鄧小平得知后,連聲夸贊“改得好”。陳毅也有詩言:“中夜常自省,悔愧難自文。還是鼓勇氣,改正再前行。”勇于承認并能馬上改正自己的錯誤,體現的是一種豁達與坦蕩。
【用法】一是適用于領導干部黨課報告、機關干部大會講話,側重強調強調團結共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正確認識缺點。二是適用于人才工作類講話,側重強調以用為本,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作用。
范文(m.x1762.cn)收集整理,每天更新海量優質范文,讓寫材料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