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匯報材料:用抗疫“戰果”檢驗應急管理的“效果”》,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匯報材料:用抗疫“戰果”檢驗應急管理的“效果”》。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堅持“防”字為先,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智能管控,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嚴密防線,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奠定了扎實基礎。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此次疫情防控留給我們諸多啟示。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在公共應急管理中把握三大重點:
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年*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列舉了*個方面**個具體風險,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密防范”。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我們開展“線上+線下”滾動排查,實施
“集中隔離+居家觀察”,實行“聚集管制”+“受控進入”,嚴防死守我市進省通道,最大密度過濾入境車輛和人員,這當中并不是所有的人員都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感染者,而是我們思想上對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視。及時開展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第一時間提出意見和建議,及早開展防控,這無疑是一件幸事。堅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體現的是憂患意識,把無事當有事抓,小事當大事防。領導干部要提高洞察在“無事”狀態下發生“有事”苗頭的能力,準確判斷,超前預防,真正做到“止于未發、察于未萌”,把公共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得干凈徹底,并對確實存在的隱患及時、精準地發布預警。
二、寧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輕。相對全國及省內其他地市,我市的疫情不算重,確診病例總量不大。但市委市政府并未對此掉以輕心、放松警惕,而是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來抓,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全市域力量,建立“黨建治理大防控”體系,全力投入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此次疫情事發突然,面對日常防災也應如此。**地處浙**部,臺風、洪澇、地質災害等時有發生。習近平同志在**任省委書記期間,反復告誡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寧可十防九空,不能萬一失防”“寧可事前聽罵聲,不可事后聽哭聲”“寧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輕”等抗臺防災理念,充分估計自然災害將會造成的嚴重危害,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嚴陣以待,全力以赴做好各種防災工作。“寧可信其重,不可信其輕”體現了底線思維意識,把災害后果想得嚴重一點,相應對策就會更加周全,所采取的措施就會更加有力,從而在應急管理中就會處于主動的地位。
三、既要報“喜”,更要報“憂”。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喜”和“憂”都是客觀存在的。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宣傳引導,定期組織開好高質量的新聞發布會,做到權威發布、及時告知,達到了“防恐慌、防僥幸,強信心、強預防”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一些人員因為隱報、瞞報疫情,延誤戰機,造成嚴重后果,教訓十分慘痛。“報喜不報憂”的結果使上級了解到的情況不全面,甚至是片面的,如依據這些不全面、片面的,甚至是不符客觀事實的匯報情況進行決策,就會造成決策失誤,讓隱性的問題變成顯性的災難,使小“憂”變成了大“患”、小災變成大難。為此,領導干部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作為下級要做到“喜”“憂”兼報,既要報“喜”更要報“憂”,作為上級則要做到“喜”“憂”兼聽,既要聽“喜”更要聽“憂”,鼓勵下屬多談問題和對策,防止“報喜得喜”“報憂得憂”現象的產生。總之,要通過實事求是、準確反映和了解到事物的真實面目,從而保證各級領導依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決策,及時、精準地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扼制在可控的范圍內。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