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wǎng)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508:2024寫材料用典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wǎng)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508:2024寫材料用典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
【例文】“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對于貪圖名利、放縱欲望的危害,一些黨員干部并非認識不到,但為何抵不住誘惑、抗不得侵蝕、受不了考驗,最終落得個“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wǎng)”的下場?根子上是理想信念塌了方、黨性原則失了守、紀律規(guī)矩亂了章、道德品行變了質(zhì)。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可見,只有修煉本心,剔除不良欲望,讓內(nèi)心純樸自然、無私無欲,才能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兵團日報《以內(nèi)無妄思保證外無妄動》)
【典故】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卷九,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禍之馬也,謾誕者、趨禍之路也,毀于人者、困窮之舍也。
【釋義】徼幸,指求利不止;伐性之斧,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逐禍之馬,比喻使人陷于災禍的事物。意思是,求利不止是危害身心的利斧,貪圖物質(zhì)享受是追逐災禍的快馬。比喻人不可利欲熏心。
【賞析】明代理學家薛瑄認為,清廉自守有三種境界:“見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為下也。”意思是說,思想問題是廉潔從政的根本問題,只有把思想的“總開關”擰緊了,才能兩袖清風、一生清廉,做個清廉為民的好干部。如果不能正視自身欲望,被欲望凌駕于人性之上,沖昏了頭腦,喪失了理智,一味沉湎于物質(zhì)享受和名利追求中,則只能做困獸斗,最終掉落罪惡的深淵,走向自我毀滅的不歸路。清代乾隆年間和珅初進官場時,滿腔理想抱負,勤政務實,平步青云后被日益膨脹的私欲吞噬自我,落得悲慘下場、遺臭萬年。對黨員干部來說,清廉是福、貪欲是禍,在思想上自警自省自律,在行動上知戒知度知止,始終保持淡泊名利、純樸至真的崇高品格,永葆政治本色、堅守精神家園,才能兩袖清風正氣浩然、一腔熱血丹心永耀。人到無求品自高,山不爭高自成峰。共產(chǎn)黨員就應有這樣的名利觀、權力觀、奉獻觀,不為外物所惑、不為浮華所動、不為私情所擾,堅守初心、涵養(yǎng)定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以知足之心對待利、以敬畏之心對待權,才能永葆赤子之心,實現(xiàn)人生價值,獲得更高成就。
【用法】主要適用于廉政黨課報告、任前談話、警示教育講話,側重強調(diào)廉潔自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要時刻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警鐘長鳴。
范文(m.x1762.cn)收集整理,每天更新海量優(yōu)質(zhì)范文,讓寫材料變得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