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0613:2024寫材料用典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0613:2024寫材料用典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例文】古人說,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這“三余”都是讀書的好時機。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有讀書“三上”之論,即馬上、枕上、廁上。可見,古人在讀書方面爭分奪秒、惜時如金。官兵們日常工作確實十分緊張,但是每天早操后的點滴時間、開飯前后的間隙時間、晚飯后到熄燈前的時間,還有平時的自習和節假日的休息,等等,都可以用來讀書學習。珍惜零散時間多讀書,日積月累,就一定能產生可觀收獲,帶來明顯成效。(解放軍報《今天你讀書了嗎》)
【典故】出自三國魏魚豢《魏略·董遇傳》,有人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釋義】意思是,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里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里的空閑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干活,也是一種空閑時間,這些都可以讀書。
【賞析】讀書貴在堅持。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實踐證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三國時,東吳名將呂蒙很少讀書,孫權便勸他說,讀書對自身幫助很大,不可以不學習。呂蒙于是堅持讀書。漸漸地,他的知識豐富起來,連學識淵博的魯肅在與呂蒙交流后都欽佩不已,感嘆他“非復吳下阿蒙”。 毛澤東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讀書與工作并不矛盾,讀書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身處信息爆炸時代,學習永遠在路上,不能一曝十寒,更不能一勞永逸。“黨員干部應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加強學習,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永葆“胸中書傳有余香”“腹有詩書氣自華”,確保思想上行動上跟得上事業需要、發展節拍。
【用法】主要適用于黨校開班講話、機關干部大會講話,側重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持在學中干、干中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努力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兩促進”。
范文(m.x1762.cn)收集整理,每天更新海量優質范文,讓寫材料變得簡單!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