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講述中國 親睦世界——在慶祝建校60周年大會上的致辭》,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講述中國 親睦世界——在慶祝建校60周年大會上的致辭》。
尊敬的……,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精致美麗的*校園披上了節日盛裝,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今天我們相聚*,相聚云端,共同慶祝北京語言大學建校60周年。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全校師生員工和海內外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向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位領導和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上個世紀50年代初,為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國家在清華大學成立了“東歐交換生中國語文專修班”,專門面向留學生開展漢語教育。1952年秋,專修班轉入北京大學。伴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和外交的不斷發展,黨和國家決定,要建立一所專門的高等學校,為來華留學生教授漢語和中華文化。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和指導下,一所名為“外國留學生高等預備學校”的大學宣告誕生,這就是北京語言大學的前身。
今天,*已經走過了60年的辦學歷程。在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一代又一代*人肩負光榮使命,拼搏奮斗,薪火相傳,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獲得長足進步,為服務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改革開放和新時代的國家重大戰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的光榮使命就是“講述中國,親睦世界”。
講述發展的中國,*以“對外漢語教學”向世界展示新中國形象。為適應新中國對外交往的需要,滿足友好國家對中文教師的需求,120多位從北大、復旦遴選出的新中國首批出國漢語教師聽黨召喚,勇擔使命,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從*出發,足跡遍布五大洲,教授漢語,傳播中華文化,搭建起民族間、國家間心靈溝通的語言之橋,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國教師的良好形象和中國人民的美好品格。在建校之初短短十多年時間里,就培養了來自78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名留學生,他們在*學習中文,認識中國,體驗友誼,成為世界各國與新中國發展友好關系的先行者。
培養出國漢語教師、對來華留學生進行漢語教育、對出國留學人員進行外語培訓,成為當時*的三大主要任務。*人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勇敢地承擔起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1974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為*親筆題寫校名,表達了對*辦學成就的充分肯定和親切關懷,也寄托了對這所年輕大學未來事業發展的殷殷期望。毛澤東主席蒼勁有力的題名,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人代代傳承的紅色基因,成為激勵*人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不懈奮斗的強大動力。
講述變革的中國,*以“漢語國際教育”推動我國教育對外開放。1978年4月,在*學習的17國63名留學生給鄧小平同志寫信,希望盡可能多地同中國師生接觸,得到鄧小平同志的支持。隨后,學校在培養出國漢語師資的基礎上,逐步擴大中國學生的招生規模,發展適應對外漢語教學需要的外語專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外語語種逐漸增加,學生規模不斷擴大,中文與外語齊頭并進,形成了有“小聯合國”之稱的國際化校園環境,為中外學子同堂砥礪、多元文化相互激蕩,提供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征程;從提出“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專門的學科”到“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科學”,從“對外漢語教學兼具教育事業和對外宣傳工作兩項任務”到“對外漢語教學應有一個全球戰略”,*人披荊斬棘、勇立潮頭,發起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推動設立國家漢辦,建立海外分校,承辦孔子學院,打造孔子課堂,推動中外人文交流,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事業作出了可圈可點的貢獻,鑄就了學校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 此處隱藏500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