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關于中小學生在線作業“減負”的交流發言材料》,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關于中小學生在線作業“減負”的交流發言材料》。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產業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共榮發展,給傳統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和生命力。為了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AI化”,傳統的教育工作也越來越“電子化”,我市當前有很多中小學也開始推廣使用互聯網等在線作業方式且推廣情況呈現上升趨勢。
一、在線作業的基本情況
經過對大部分中小學學生的走訪調查了解到,當前多數中小學推廣的在線教育平臺至少有4-5個,其中包含但不限于雪地閱讀、考拉閱讀、一起作業網及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平臺等。以上平臺分門別類的可以實現英文閱讀、語文閱讀、各科目的作業提交、自動評判及改錯等,其運行的基本流程是:老師通過App布置作業→學生通過手機App或網頁查看作業、完成作業并拍照上傳作業→系統自動評判作業或教師人工檢查作業→系統返回評判后的錯題→學生對錯題進行改正并再次上傳。其過程相對復雜,除了完成作業外,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在App的界面操作中。
二、在線作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平臺不統一,操作流程復雜,部分操作對年紀偏大的父母不友好。當前學校推廣的在線作業平臺數量較多,科目分散且需要不同的App,部分軟件操作流程較為復雜,在學生不清楚操作流程的情況下,需要與家長一同耗費較多時間研究。有家長表示孩子在完成數學作業時因為初次尋找相應的數學符號而耗時五分鐘左右,與傳統的答卷模式無實質的便捷性提升。特別是在父母工作時間不固定、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的情況下,甚至會影響作業完成率。
(二)長時間使用移動設備完成作業,對中小學生視力有較大影響。對于數學等需要大量計算作業的課程,使用移動互聯網完成作業非但沒有降低孩子使用移動設備的時間,反而因為中小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在屏幕中閱讀題目、轉移至紙面演草、最后再將答案轉移至電腦屏幕作答的流程,導致作業完成時間延長,在無形中增加了正在發育期間的中小學生的用眼負擔。
(三)中小學生自控力尚沒有完全形成,對于移動設備使用的自控力差。研究表明,自控力的發展對個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極為重要,而中小學階段是孩子自控力發展的重要時期。部分在線教育平臺存在不同數量、不同種類的小游戲,隨著在線作業數量的增多,增加了孩子接觸移動互聯網設備的次數和時間,甚至會有孩子以“完成作業”為借口玩游戲。在自控力尚未完全形成的情況下,可能會造成學生沉迷于互聯網進而影響學習的情況。
三、對于在線作業的建議
(一)加強政策監管,做好引導與監督。建議我市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各中小學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互聯網教育平臺的監管政策或法規,制定統一標準,使中小學教育平臺的使用規范化、制度化,切實有效發揮互聯網平臺帶給傳統行業的優勢,彌補缺點。
(二)使用統一平臺,減少在線作業量。對于當前各中小學在線作業平臺數量多、科目分散的情況,建議教育部門做好相關監管工作,刪繁就簡,有效減少在線作業平臺數量。同時,建議各中小學校教師減少使用在線平臺布置作業的時間和數量,從源頭防止中小學生因作業量大、使用在線平臺市時間長帶來的視力衰退。對于適于使用傳統的紙質試題模式的科目,盡量使用傳統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減少學生的實力損耗,同時還可以增加家長的“陪伴教育”時間,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感情。
(三)加強在線教育等信息化教學平臺的管理。建議停止部分中小學將教學軟件作為布置作業的唯一平臺現象,禁止強退、變相強制學生使用的情況,要確保同樣的作業在使用互聯網平臺、不使用互聯網平臺的情況下均能正常完成,保障不使用互聯網平臺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