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縣委宣傳部關于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的調研報告》,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縣委宣傳部關于紅色文化資源發展的調研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縣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重要驛站,為大力弘揚紅色傳統,讓紅色文化“活”起來,要積極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充分挖掘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資源,為*文化旅游業搭建良好平臺,給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提供有效載體,使紅色記憶的傳承有聲有色,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文化力量。
一、*紅色文化資源現狀
*縣是*紅色文化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數量多、分布廣、影響大。現有遺址20余處,出土的紅西路軍掩埋槍械文物830余件。紅西路軍總指揮部舊址。坐落在縣城南街什字以東二百米處,原為本地天主教堂,清末民國初建筑,四合出廊式庭院,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主要由座北向南的會堂和東西廈房組成。《告全體指戰員書》遺址。鐘鼓樓坐落在縣城中心,又名聲教樓。紅西路軍占領*后,由徐向前和陳昌浩簽署的《告指戰員書》發布于此。中華蘇維埃*區(縣)政府成立大會遺址。國民黨政府的縣衙門坐落在縣城東南隅(今城關一小校園所在地)。西路軍推選產生的10名軍隊代表聚集在縣衙門大堂,召開了*蘇維埃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由手工業工人、農民、紅軍和社會各界代表13人組成的蘇維埃政府委員。前進劇團遭遇戰遺址。位于東寨鎮下三壩村郭家下磨莊。1936年11月冬天,在這里發生的紅西路軍總指揮部總政前進劇團勇士們御敵。莊院雖歷經80余年風雨剝蝕,大部分城墻破損,但當年的激烈戰斗場景依稀可見。茍家西莊阻擊戰戰斗遺址。遺址位于東寨鎮雙橋村。遺址城墻雖然破損,但高大的土墩上存留下來的那些彈孔,依然訴說著這里曾經是紅西路軍鏖戰*時御敵的主戰場之一。紅西路軍召開“公審大會”遺址。東會館位于縣城東大街北側,今*縣博物館所在地。紅西路軍在東會館召開公審大會。經廣大群眾檢舉揭發,*縣蘇維埃臨時政府協助紅軍司法機關,先后拘捕了一批反動官吏及土豪劣紳。南沿溝村無名烈士墓。位于*縣焦家莊鄉南沿溝村,1936年12月27日,紅西路軍與馬敵再次激戰后,直接撤離到山丹境內,戰斗結束后,當地老百姓將紅西路軍戰士的遺體就埋葬在了這里。大沽政治部舊址。位于新城子鎮宦家莊,是紅西路軍原大沽政治部駐地。這里原是一座鄉紳宅院,典型的西北民居四合院。柴家老莊子遺址。地處六壩鄉南莊村十社,1936年,李先念、程世才指揮紅三十軍在此與馬家軍激戰,現作為革命歷史的見證和愛國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北郊北海子公園東側教場山南坡,占地面積9.6畝,總建筑面積1.8畝,由紀念碑、紀念堂、紀念亭、烈士墓等建筑群構成。
二、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局限。
一是宣傳不到位,沒有精品路線。*紅色文化資源雖然豐富,但沒有將紅色文化資源宣傳教育作用滲透到文化、旅游、教育等建設文化強縣的總體發展規劃中,形不成規模,制約了紅色旅游業的發展。有關史料的挖掘研究和搜集歷史文化見證的“活資料”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對外對內宣傳力度不大。全縣紅色資源點多線散,部分遺址在六壩鎮、東寨鎮、焦家莊鎮、新城子鎮等,更無品牌打造和形象塑造,因此打造精品紅色旅游線路迫在眉睫。
二是開發程度低,產品結構單調。*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起步晚,整體開發程度低,旅游產品結構單一、檔次不高,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不夠突出,“紅色”特征不明顯。紀念館陳列展示形式陳舊,內容單調,方式單一,戰斗遺址等紅色資源的基地教育軟件設施相對落后,制約了教育活動的層次和內容。沒有更高標準、更豐富的文化藝術形式來生動體現紅色文化的精神與內涵。
…… 此處隱藏90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