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2024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增強新時代的文化自信——《黃河文明之光》讀后感》,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2024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增強新時代的文化自信——《黃河文明之光》讀后感》。
黃河咆哮的氣勢奏響了文明的序曲,黃河奔流的足跡譜寫了歷史的長歌。黃河造就了黃河流域,黃河哺育了炎黃子孫,黃河孕育了黃河文明。拜讀了臺灣東吳大學歷史系姚大中教授撰寫的《黃河文明之光》后,使我懂得中國在世界史上的優越地位,對黃河文明的形成、歷史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認識,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
一、黃河文明早于長江文明,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
《黃河文明之光》梳理了中國文明的起源,剖析了中華早期帝國秦漢的興衰。本書打破了經濟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線,以全新的架構敘述了從遠古到清代的中國歷史。作者思想縝密,眼光獨到,能從復雜的歷史表象中找出脈動的主線,具體清晰;引用資料豐富,文筆古雅,這部書超越王朝循環,站在世界視野展示大中華文明,研究角度新穎,堪稱世界史視野下的大歷史。
中國八大古都中有七個在北方,其中四個在河南,這就充分說明了黃河文明在北宋以前的主導地位。有史以來的五千年文明歷史進程中,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諸侯爭霸、農民起義、改朝換代的核心是問鼎中原、奪取政權,主要在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進行,王朝的首都在河南、陜西、山東三個省做鐘擺式擺動。文字的發明是古代先賢打開宇宙奧秘的鑰匙,是記載文明的標志,甲骨文、大篆也在黃河中下游誕生、發現。秦統一后,河南人李斯創造了小篆,陜西人程邈創造了隸書,河南的鐘繇創造了楷書,山東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倆創造了行書和草書,形成影響中國兩千多年的五大書體,為黃河文明的演進做出重要貢獻。
春秋末期的吳國霸業建立,前后僅歷時二十年,速度驚人。吳、越之興,是春秋歷史壓軸的高潮。春秋時代歷史以南方吳越兩國的興替作總結,這正是黃河文明之光向遠方照射的具體體現,以及長江下游吳越文化向中原認同邁上康莊大道的回響。
二、黃河文明向江南輻射,催生了長江文明
春秋戰國時期,逐漸形成由河南老子創造的道家思想,山東孔子創造的儒學思想,山東孫武創造的兵學思想,河南韓非子創造了法家思想,山東墨子創造了墨家思想等等,對后世影響巨大。秦統一六國后實行了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為華夏民族文化統一,封建中央集權的國體奠定了基礎,以后朝代更迭沒有突破這些框架,黃河文明在中華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不可動搖。
…… 此處隱藏68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