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2024年度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2024年度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對2022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收繳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圓滿完成今年的收繳任務。下面對這項工作我強調幾點意見:
一要把握工作重點,全力做好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及脫貧戶居民養老保險工作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這是一項常態化工作,每年都開展。今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維持現有的12個繳費檔次不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標準為每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共12個檔次。參保人員正常繳費可享受政府繳費補貼。標準為:個人繳費300元以下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元;選擇500元、600元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60元;選擇800元及以上標準繳費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80元。
通過我們同心抗疫,目前群眾的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正常,2022年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要求在會議之后15天內完成,時間顯得比較緊迫。各鎮街區要高度重視,繼續發揚和推廣以往的好經驗好做法,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任務目標分解到各行政村(社區),逐戶逐人深入細致地做好政策宣傳和思想發動工作。要抓住應保盡保、已保斷保等薄弱環節,因人施策,精準動員,力爭符合條件的人員一個不落,應保人員一個不漏。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之年,各鎮街區在做好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工作的同時,尤其要重點做好2022年度脫貧戶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政府為低保、特困、重度殘疾人、返貧人員享受政策人口和即時幫扶人口代繳養老保險費,標準為每人每年300元,同時給予財政補貼。
各職能部門要作風建設,提高服務意識,明確工作職責,搞好協調配合,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杜絕簡單粗暴言行,確保脫貧戶居民養老保險工作精準落實到位。
二要齊抓共管,搞好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居民養老保險是一項牽涉群眾多、參與部門多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各鎮街區、各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人社部門要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工作溝通交流,加強對各鎮街區人社所工作的業務指導;財政部門要加強基金監督,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各項補助資金撥付到位;稅務部門要切實加強征繳能力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優化繳費方式,方便居民繳費;各鎮街區是集中征繳的主體力量,更要高度重視,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提供組織保證,配齊、配強工作人員,穩定鎮街區專職人員和村級代辦員隊伍。社保經辦機構及各鎮街區、村居的具體經辦人員,要在參保登記、保費收繳、信息采集等各個環節中,做到準確、及時、安全、規范、高效,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參保者放心滿意。
人社部門、各鎮街區同時要做好政策宣傳,要創新宣傳思路、宣傳方式和宣傳內容,在用好廣播、電視、電臺、宣傳提綱、宣傳車、電子顯示屏等常見形式的同時,也要用好網絡平臺、微信等新媒體,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每戶的明白人和管錢人,切實打消群眾顧慮,使廣大城鄉居民認識、認知、認同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政策,引導廣大居民自覺自愿參保,早參保多繳費,擴大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
三要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完成任務
市人社、稅務、財政等部門要建立相應的包靠聯系制度和調度通報制度,從今天開始,任務進度一周一通報、一周一調度;對推進工作緩慢、征繳工作不力的,要進行約談、問責。要成立聯合工作督查指導組,到所包靠聯系點進行現場督導推動要組織專門力量,深入各鎮(街區)、村(居),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同時,特別要注意及時總結推廣基層的好經驗、好做法,確保工作按計劃順利推進,圓滿完成預期目標任務。
同志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相關部門、各鎮街區、要提高政治意識,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勇于面對困難和矛盾,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部署上來,統一到這次會議的具體要求上來,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圓滿完成今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集中征繳任務!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