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流動黨員服務中心關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徑的思考與探索》,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流動黨員服務中心關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徑的思考與探索》。
為解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縣積極探索創新,把準流動黨員流動規律,于20**年在**城區設立**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同步成立臨時黨支部**個,基本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探索出一條加強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實施“組織覆蓋行動”,讓流動黨員異地安“家”
20**年*月,**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在**市城區成立,這也是**市第一家由縣級黨委成立的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機構,成立的初衷就是要給在外“漂泊”的黨員們“安個家”。
“**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的成立,讓我們這些身在**的老黨員又有了主陣地、有了歸屬感,找到了家的感覺。”20**年*月**日,一群退休老干部到服務中心參加慶祝建黨**周年“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書法剪紙展,動情地表達了感激和欣慰之情。流動黨員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已多次組織類似活動。20**年“七一”期間,組織開展了“七個一”系列活動,去年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主線,又組織開展了十多項主題鮮明、豐富多彩的活動,更加堅定了廣大流動黨員矢志愛黨愛國、奮力追趕超越的信念和決心。
一直以來,很多外出務工經商的流動黨員由于遠離流出地黨組織,又無法及時融入流入地黨組織,不少成了“口袋黨員”“隱形黨員”。他們打拼數載,在事業上闖出一片新天地,但由于遠離所在黨組織,無法正常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缺失的歸屬感常讓他們心有不安。
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組織就建到哪里。為真正給流動黨員“筑巢安家”,讓流動黨員有家可回,**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突破流動黨員組織關系的區域局限,從找全黨員、健全組織、強化聯絡三個方面入手,全面組建流動黨員新家庭。一是找全黨員。堅持在流出地以鎮村、在流入地以街道辦及社區為單位,深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活動,對流出黨員進行“地毯式”排查,按類別分層次建檔立卡,納入流動黨員數據庫,下發《流動黨員活動證》,實行定期登記與動態調整相結合。每季度末月**日前,由鄉鎮將黨員流動情況報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依據鄉鎮上報數據進行核查比對,及時對數據庫進行動態更新,確保流動黨員一個不落納入管理范疇。二是健全組織。按照便于參加組織生活的原則,根據流動黨員工作、居住、生活等情況,采取相近區域組建的模式,成立**個臨時黨支部,每個支部對應黨員聚集的社區成立若干臨時黨小組,配置了支部書記、委員和信息員。三是強化聯絡。建立流出地包片人、支部書記和委員共同聯系流動黨員工作機制,上線**州黨建開設了黨建引領、積極倡議等欄目,每個支部建立一個微信群,中心工作人員每名定向聯系一個支部,定期下沉走訪,與流動黨員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確保流動黨員流動不失聯、管理無盲區。
著眼于更加有效地管理服務好流動黨員,**縣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積極探索與**街道辦事處黨組織達成流動黨員雙向管理協議,明確流出地、流入地黨組織需要承擔的職責任務,構建形成“資源共享、組織共建、活動共抓、作用共促”的雙向管理模式。今年,已經與**區**路街道**路社區建立了長效溝通聯絡合作機制,先后到流入地社區就報到、講黨課、開展活動等事宜對接**余次、與該社區聯合開展志愿服務、送紅色故事、讀書分享座談等活動*次,在流動黨員管理工作上走出一條新路。
建組織、強陣地,是做好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的基礎。流動黨員黨組織的建立,把流動黨員較好地“管起來”,徹底解決了“兩頭管不到”的“放風箏”現象,有效破解了流動黨員管理服務難題。
實施“素質提升行動”,讓流動黨員在外有“能”
…… 此處隱藏1272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