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社區工作匯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試點社區工作匯報》。
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中,X縣積極探索移民社區規范化建設,以X社區為試點,探索實踐“五心”工作法,著力破解服務精準難、群眾就業難等問題,推動移民社區治理全面提升。現將做法及成效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社區是X縣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集中安置社區之一,位于X縣城X鎮X村,共新建X棟X層式安置房,X年X月集中安置了來自全縣X個鄉(鎮)X個自然村X戶X人。社區黨支部共有黨員X名,支部成員X名。社區同時下設X個一級網格,X個黨小組長。通過實施黨建引領、弘揚正氣、貼心服務、加強綜治、拓展就業“五大舉措”,實現了聚人心、鼓人心、暖人心、安人心、穩人心“五心工程”。探索出了具有地區特色的黨建引領易地扶貧搬遷社區治理的“X實踐”,構建了和諧共處、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組織建設,提升組織活力
如何將新的移民社區變成幸福家園,成為擺在X社區黨支部面前一大新課題。針對社區“一雜三多三亂”的現實問題,X社區黨支部問計于民,提出了“X”黨建工作思路,即突出建強社區黨組織一個“引領”,圍繞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后續發展一個“主題”,聚焦“精準服務居民、創建平安和諧社區、提升群眾滿意度”三個“目標”,著力抓好五大重點工作,逐步贏得社區居民“五個人心”。一是“兩委”換屆選出好班子,X年X社區先行先試,在全縣首家完成社區黨支部換屆工作,順利實現“一肩挑”,新一屆“兩委”班子結構隊伍全面提升,平均年齡X歲,大專以上學歷占比X%,實現高學歷年輕化,并構建了“社區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組長、居民代表、住戶”的“五位一體”社區組織架構。二是加強黨員隊伍管理,對于在社區居住但組織關系尚未轉接的黨員建立社區黨組織“五抓”、鄉鎮黨委“四管”共管工作機制,通過抓思想建設、學習教育、組織生活、管理服務、作用發揮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員隊伍的先鋒模范作用;搬遷村黨組織班子成員實行原鄉鎮黨委和移民社區黨組織雙重管理,日常工作考核以移民社區黨組織為主,考核評分占比應達年終責任制考核的X%以上,搬出村所屬鄉鎮黨委對干部任免、獎懲等事項聽取移民社區黨組織的意見。三是創新“黨建+”模式。創新“黨建+微信”。搭建黨員管理“微”平臺,通過一對一的微信管理,建立流動黨員電子臺賬,實現黨員教育管理全覆蓋。探索“黨建+積分”。建立黨員“五色”動態管理積分制度,按季度對黨員實行“五色”流動牌考核管理,一季一考核,一季一排隊;對全體居民實行積分獎勵機制,通過設立“居民夜校”,居民參與學習答題、參與環境衛生整治、評比文明戶等獲得積分,切實破解了居民存有“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等懶散思想的難題。構建“黨建+物業聯盟”。圍繞打造“紅星”物業目標,黨支部建立快速聯動解決機制,居民代表和群眾以網格對物業進行“星級化”評定,為破解小區物業管理難探索出新路子。
(二)厚植勤廉文化,弘揚清風正氣
社區黨支部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開展易地搬遷、后續幫扶政策宣傳、法制德治教育,積極開展群眾文化生活活動,制定移風易俗居民公約,引導居民摒棄陳規陋習,大力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文明祭祀,提升鄉風文明。一是組織社區文藝愛好者,成立了文藝宣傳隊,通過說書、彈三弦、三句半、唱秧歌等寓教于樂的形式,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二是通過制定移風易俗居民公約,引導居民摒棄陳規陋習,移風易俗,通過建立報備機制、上門講解機制和督促檢查機制,大力推進了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等文明新風。三是開展各項群眾文化生活活動,設立居民活動中心和圖書室,堅持天天開放;開展憲法進社區、義診進社區、重陽節主題活動、國慶文藝晚會及文明戶表彰等活動,營造了其樂融融、和諧而居的大家庭氛圍,增強了居民鄰里間的感情。
(三)引導黨員示范,凝聚服務合力
…… 此處隱藏1767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