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織造中國絲綢新風范——會長2024功能性絲綢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織造中國絲綢新風范——會長2024功能性絲綢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來賓、行業同仁:
很高興在草木繁盛、充滿希望的美好時節,與大家相聚花城*,共話絲綢事業。我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對社會各界朋友對絲綢行業的關心支持表示誠摯感謝!
世上很少有像絲綢一般神奇的事物,人們對它的喜愛歷經歲月滄桑、跨越種族膚色、無論男女老少。它傳統而古老,但永遠和時尚相聯;它源于生活需要,但永遠超凡脫俗;它蘊含獨特的文化之美,但永遠牽動世界文明的共同脈搏。
絲綢是中華大地孕育的紡織瑰寶。云錦、蜀錦、蘇繡、湘繡、杭羅、緙絲、香云紗等寶貴的文化遺產,充實了中華民族古老而瑰麗的藝術寶庫。華夏衣冠文化也是以絲綢為載體而形成。
絲綢是中華文明凝結的文化符號。中華文明走向世界始于絲綢之路,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新時代,絲綢與時偕行重吐芳華,重磅亮相各種國際盛會,彰顯著中國文化的獨特審美。
絲綢,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先鋒、傳播使者,也是中國紡織行業最經典美麗、最富創造力的標志性構成。它以“纖維皇后”、“軟黃金”等多重又迷人的身份,擁有獨特而絕對的產業優勢以及向世界輸出新技術、新品牌和新文化的能力,同時在協同一、二、三產業創新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堅定文化自信中發揮重要作用。
從時間維度來看,絲綢涵蓄歷史容量,是厚積勃發的基礎產業。古代中國奠定“耕織并重”的立國之本,自古以來,絲綢產業皆為當時當代重點發展的重要產業。目前,中國生絲和坯綢產量居世界第一,繭絲和綢緞主導著國際市場生產和價格走勢。疫情下的逆勢增長,顯示著我國絲綢行業依然蓬勃的發展生命力。
從現實維度來看,絲綢凝結科技含量,是新益求新的創新產業。從第一個由中國牽頭制定并實施絲綢國際標準,到巴貝集團科學養蠶的顛覆式創新,到“功能性宋錦設計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范”等4項絲綢相關紡織非遺項目入選2021年度國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我國絲綢創新技術也不斷涌現,向醫療美容、保健食品、文化創意、生物科技等行業滲透,功能性價值與審美性價值得到雙重的提升。
從消費維度來看,絲綢蘊藏文化能量,是自成一格的潮流產業。絲綢文化的時代價值正在凸顯,以絲綢作為重要面料的“漢服”、“旗袍”、“新中裝”等,成為中國時尚崛起和傳統服飾文化復興的重要力量。絲綢產品日益受到本土消費者的青睞,市場滲透率穩步上升,絲綢國內消費已經逐漸取代出口成為中國絲綢的主要市場。
總體來看,絲綢為我們織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產業圖譜。素有“絲綢之府”美譽的浙江,是傳承與發展絲綢文化的強省,在產業化養蠶、智能制造、創新設計、名企名品建設、文化營銷、標準化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值得全行業借鑒。
借此次論壇,和大家分享推動中國絲綢高質量發展的三點建議:
第一,構建新的技術標準,讓絲綢走在創新前沿。
一方面,以功能性、高品質絲綢面料為核心,推進絲綢制備的工業基礎研究、工藝創新和成果轉化,加強高效短流程制絲、數字化高速織造、在線監測、低浴比生態染色、機可洗整理、高性能纖維材料等研發與應用,實現絲綢標準在研究、制定與跟蹤的全面自主化。
另一方面,以發展時尚化、高品質絲綢制品為核心,挖掘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數碼噴墨印花、染化料自動配送等技術需要,推動繅絲、絹紡、印染企業技術改造,實現絲綢行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改造。
…… 此處隱藏85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