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黨課講稿:賡續大別山紅色血脈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黨課講稿:賡續大別山紅色血脈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同志們: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今年8月16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強調,要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黨史作為必修課和常修課。大別山深厚的革命歷史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一、大別山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誕生地之一。從中國共產黨創建到新中國成立,大別山武裝斗爭不斷、革命火種不滅,創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歷史奇跡。建黨初期,大別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最早的傳播地之一;土地革命時期創建了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抗戰時期開辟了鄂豫邊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堅持華中抗日的中流砥柱;解放戰爭時期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實現了中國革命從戰略防御到戰略進攻的根本性轉折。這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留下了董必武、周恩來、鄧小平、徐向前、李先念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足跡。大別山見證了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艱難困苦中成長,并最終取得勝利的光輝歷程,是中國革命歷史的縮影。
二、在大別山革命歷史中汲取新時代奮進力量
(一)在學習大別山革命歷史中更加深刻認識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黨始終是大別山革命斗爭的領導核心。大革命失敗后,黨在大別山區領導發動了黃麻起義、商南起義、六霍起義,形成了鄂豫邊、豫東南和皖西三塊根據地,創造性地探索實施了大別山工農武裝割據的戰略構想。抗戰時期,黨中央指示成立中原局,成為鄂豫邊區抗戰的堅強核心。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后,在黨中央指示下,進行了整黨運動,為重建穩固的大別山根據地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證。正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大別山紅旗才能始終屹立不倒。學習大別山革命歷史,能夠使我們更加深刻認識黨是領導各項事業的主心骨,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歷史時期,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二)在學習大別山革命歷史中更加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大別山28年的革命斗爭歷史,是一部黨領導大別山人民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繼、犧牲奉獻的歷史。革命戰爭年代,大別山先后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數十萬人犧牲,在冊烈士就有130351人。人口不足10萬的新縣,犧牲了5.5萬人。正是千千萬萬革命先烈不畏犧牲、浴血奮戰,才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學習大別山革命歷史,能夠使我們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必須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始終保持革命者大無畏的斗爭精神,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增強戰勝各種困難、應對各種考驗的信心和勇氣,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 此處隱藏41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