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研討發言: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研討發言:切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同志們:
在全黨全國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際,2022年8月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天津舉行,并發布了《共建網絡文明天津宣言》。大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網絡群眾工作平臺的搭建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將人民群眾的意志與利益融入黨和國家的頂層設計,形成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彰顯了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的時代價值。當年紅軍在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時候,還想著老百姓的冷暖,很多紅色革命故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情懷和為民本質。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共建共治共享,協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搭建為民服務“連心橋”。網上群眾路線是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的方法創新和力量源泉,體現了全過程人民民主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特征。通過網絡問計了解民情、匯集民意、吸納民智。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需求、回應群眾關切,互聯網已經成為民情民意的重要“集散地”,是治國理政的新渠道。網上群眾路線把頂層設計與群眾路線有機結合,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參政議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得到有力保障。新階段,我們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傳承“半條被子”等紅色基因、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真正領會悟透半條被子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氣。網絡問計與網絡問政,上連黨心、下接民心。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到哪兒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走好、走穩網上群眾路線,激蕩黨心民意,才能更好搭建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連心橋。”
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群眾事,無小事。”能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關乎為民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通過網絡問政,運用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渠道和文字、圖表、視頻、H5、漫畫等形式,精準識別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與訴求;網絡群眾工作平臺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網絡理政”回應群眾關切,解決群眾實際困難。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改革“加減法”,明確“責任清單”,厘清“職責邊界”,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提供數字化民生服務,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工作,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發展網絡經濟,整合社會資源,提高人民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保障群眾權力監督“全覆蓋”。網上群眾路線有利于反腐倡廉。廣大人民群眾通過網絡監督,積極提供反腐線索,為反腐敗斗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健全完善“互聯網+監督”計劃,建設“互聯網+信訪”平臺,規范網上舉報、網上評議、廉政留言板,形成立體式全方位多渠道監督網絡,確保人民群眾對權力監督的全覆蓋。
網上群眾路線充分體現了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鮮明特征與制度優勢,是新時代中國人民當家做主最真實、最生動、最鮮活的體現。從“鍵對鍵”到“心連心”,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高度政治自覺,積極踐行黨的網上群眾路線,做好本職工作,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skin/zhann/images/icon_word.2.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icon_star.png)
![](/skin/zhann/images/down.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