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調研報告:“雙減”政策實施后師生現實狀況審思》,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調研報告:“雙減”政策實施后師生現實狀況審思》。
“雙減”政策的出臺受到了社會、家長的普遍歡迎和好評。教育部基礎教育“雙減”工作監測平臺直報系統統計的學校各項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國20.6萬所義務教育學校中,99.3%的學校出臺了作業管理辦法,97.1%的學校建立了校內作業公示制度,99%的學校提供了課后服務,99.9%的學校做到了小學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
身處“雙減”戰役核心的教師與學生,既是“雙減”政策的踐行者,也是政策的受影響方,他們的具體現狀和感受如何呢?本研究基于**省的問卷調研數據,對“雙減”政策實施后**省部分師生的現實狀況進行觀察審視,對政策在基層學校的落實情況進行分析與思考。
一、調研對象與工具
“雙減”文件頒布5個月后,為摸清基層學校對“雙減”政策的看法以及政策實施的初步效果,2021年12月中旬,**省教研室對**省15所小學(城區小學5所,城鎮小學4所,鄉村小學6所)近2500名師生進行了問卷調研,其中,教師1202名,學生1275名。調研對象的遴選充分兼顧了學段及教師的學歷、職稱及任教學科等。調研工具為兩份問卷。教師問卷共20道題,內容涉及“雙減”政策知曉度、課堂教學、作業設計與布置、工作時間及安排、課后服務、業務提升等方面。學生問卷同樣共20道題,主要從作業形式與完成情況、課后服務內容與認可度、周末安排以及運動、閱讀、睡眠時間變化等方面展開。
二、調研結果及分析
(一)教師狀況
1.教師工作時間有所增長
調研結果顯示,“雙減”政策實施后,教師周工作時間明顯增長,大多數教師周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上,其中每周工作50~60小時的教師有342人,占參與調研教師總數的28.45%;有115位教師每周工作60小時以上,占9.57%。近40%的教師周工作時長在50小時以上,屬于超負荷工作。
這么長的工作時間內,教師在忙什么?在回答“‘雙減’政策實施后,您的工作時間安排比較多的是什么?”這一問題時,按照時長從多到少排序,依次是備課、課后服務、上課、研究和設計作業、學生輔導、批改作業、其他。由此可見,因“雙減”政策實施帶來的課后服務、作業設計等工作內容排序靠前。尤其是課后服務,竟然超過了上課時間,排到第二位,成為教師工作時間增長的主要原因。“雙減”文件要求“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把這一要求具體化為“每天課后服務時間不少于2小時,課后服務結束時間不早于5點半”。調研數據顯示,近40%的教師每天課后服務的時間在1小時以上。
2.教師感到工作壓力變大
調研結果顯示,65.31%的教師感覺“雙減”之后工作壓力變大,另有22.71%的教師感覺壓力很大,只有11.98%的教師認為自己比較輕松。結合教師對“雙減”政策建議和期盼的填答內容可以發現,教師工作壓力變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對學生學業成績的憂慮。“雙減”文件提出要“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明確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教師普遍擔憂作業的壓減會帶來教學質量的下降。二是對自身業務水平的恐慌。“雙減”政策倒逼教師變革課堂教學,改良作業,創新育人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具備更高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全面提高課堂教學、作業設計的質量。同時,開展課后服務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教師原有的教研時間,激化了教師教研時間減少和研究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
3.教師專業學習需求明顯提高
…… 此處隱藏396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