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經驗材料:做實做好信訪工作“大文章”》,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經驗材料:做實做好信訪工作“大文章”》。
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今年*月*日起施行的《信訪工作條例》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信訪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對于基層來說,要用好這份信訪工作的“指南”,緊緊抓住民心這個最大政治,切實把信訪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進一步提高信訪工作水平,不斷推動新時代信訪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親勁,踐行初心惠民生
信訪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信訪工作接觸和處理的事情,件件關乎民生,事事連著民心。一些領域中的信訪總量高、重復訪、越級訪等問題,表面看是責任問題、作風問題,實則是立場問題、觀念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自覺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終堅持人民立場,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
要常念百姓情。應時刻牢記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始終保持“民事未妥、寢食難安”的為民情懷,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把權力看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把職位當作為人民服務的崗位,自覺做群眾的貼心人。尤其是在制定政策、推動工作時,要更多地從人民群眾是否真需要、能否得實惠的角度考量,把群眾心思摸準,把實際情況摸透,確保各項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實際、順應民意。
要多走百姓路。“坐在辦公室都是難題,走到基層去都有辦法。”很多發展的好思路、好做法,都源自基層的探索;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靠群眾的智慧來解決;重大工程的建設、產業項目的推進、改革舉措的落地,需要群眾的支持和配合;推進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充分調動和激發群眾的熱情。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一定要腳沾泥土,堅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多赴田間地頭,多想群眾前頭,多暖群眾心頭,用“黨員兩腿土,群眾不添堵”“干部兩腳泥,群眾心歡喜”的生動實踐,換取人民群眾更高的幸福指數。
要辦好百姓事。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服務好人民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到情況復雜、矛盾突出的地方去,多到反映問題的群眾家中去,與群眾坐在一個炕頭、一條板凳上,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當作自家事來辦,始終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與百姓心連心,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現代化建設更有深度。
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主動作為解民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新情況、新問題隨之出現,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利益訴求不斷增多。要把群眾信訪當作“信任的訪問”,堅持尊重歷史、尊重現實、尊重群眾、尊重法律,堅持“接納群眾訴求用‘放大鏡’,解決群眾訴求用‘顯微鏡’,檢驗處理效果用‘望遠鏡’”,既要抓末端、治已病、去存量,也要抓前端、防未病、遏增量。
要堅持源頭治理。堅持依法依規依程序、用心用情用智慧,扎實開展矛盾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活動,深挖矛盾糾紛隱患根源,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
要暢通信訪渠道。不斷拓寬信訪渠道,打造“信、訪、電、網、微”“五位一體”平臺,做到來信專人看、來訪專人接、電話專人聽、網絡舉報專人辦、微信舉報專人管,構建立體化、寬領域、全覆蓋的渠道網絡,確保信訪渠道暢通無阻、不留死角。要推動工作重心下移,激勵廣大干部主動到矛盾多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大的地方去,到工作梗阻、情況復雜的地方去,面對面傾聽群眾意見,為群眾排憂解難,真正搭好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 此處隱藏929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