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在地質災害防治與應急救援業務高級培訓班上的講話》,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在地質災害防治與應急救援業務高級培訓班上的講話》。
各位學員、同仁上午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從百年黨史中吸取地質轉型發展的智慧和力量”,給大家講一下我的初步認識和自身體會。
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迎來了執政黨的地位,開啟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全面發展的高潮。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們黨成立百年的慶祝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們中國建成了小康社會。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人口,實現了我們國家的第一個奮斗目標。中國正在朝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朝著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國家邁進。這就是我們國家復興之路的第二個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提出了黨史教育的學習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同時以黨史為重點,系統學習新中國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改革開放史。在我們地礦行業,還要學習好地質事業的發展史等等。
我想講的第一個問題是,地球科學的認知度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地球在人類社會認知中是一顆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是人類唯一可以居住生活的星球。自從地球有了人類之后,地球的演化無不與我們對這個地球的認識,不斷地推進人類社會的發展,經過了原始社會,農耕時代,工業化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這都是隨著我們人類對地球的認知度而得來的。我們最早的祖先是用石器的,后來制陶器,后來有了銅器,再后來到了鐵器等等。人類的文明程度與我們對地球的認識程度,索取的物質有很大關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對地球的認知,必將影響到人類的社會活動、人類生存的本身。我們不是最近談到溫室氣體吧?講碳達峰、碳平衡、碳中和,這是我們目前大的環境治理目標。今天早上我在澳大利亞有朋友給我發了一個信息,就是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影響到南半球的氣候,2022年底導致全球變暖*.**攝氏度。相比之下,大火的影響更短暫,但更顯著,在幾個月使地球降溫*.**攝氏度。
我們**億人口都住在這個地球上。現在好像地質工作完結了,其實我們認識地球是遠遠不夠的。地震災害、火山爆發影響一個地區甚至全球。在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質災害,所謂滑坡、泥石流,這在災害當中是頻發的。總之,地球內營力、外營力引發的災害,我們地球科學工作者都必須認真研究。防災、減災,讓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確保人類社會安寧。
講地球的大環境問題,要認真科學地研究對地球的影響。我們要從地球發展史的尺度,看待地球變化。我們應該從地球地層的年代里面去找它的蛛絲馬跡來研究,我覺得應該考慮的是,就是到底人類認知和人類活動影響地球變化貢獻力度多大,必須認真探索、求真。
第二點,我講一下我們國家地質工作者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要講,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明年,中國地質學會成立**周年。我覺得中國地質工作者為中國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部中國工業現代化發展史,就是中國地質人的奉獻史。我可以簡單的說說,我們的中國地質學家早就有了,古代就有許多著名學者。但是從我們近代來講,四大家是了不起的。章鴻釗先生、丁文江先生、翁文灝先生、李四光先生,這四位地質先生,是中國現代地質科學的奠基人。
還有,西方的學者在中國考察也是很多的。他們把西方的現代地質科學、現代技術帶進來,西為中用,這也是一個貢獻。所以說,地質學的初期發展,就可以看到他們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第三點,我想講一下,新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化這個時期。
解放以來這一部分歷史大家都清楚。實際上,解放初期,19**年成立了中央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是由中央財經委領導,是陳云領導,一個勘探局,一個地質研究所,一個地質工作指導委員會。地質隊的成立最早是**年,早于地質部的成立。我們現在有****多個地質隊,其中地質部門系統大概是***多個,整個大行業共****多個地質隊。
…… 此處隱藏224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