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經驗做法:深化“黨建+合作社”模式 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經驗做法:深化“黨建+合作社”模式 增添鄉村振興新動能》。
柳童村通過“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方式,共計投資1000余萬元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兩委”成員和黨員帶頭入股,通過發展草莓種植和葡萄種植,不斷擴大合作社規模。同時合作社在發展特色種植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探索發展采摘觀光和餐飲行業,為合作社帶來更多的收入,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后期,柳童村將繼續盤活村內閑置資源,以合作社為核心,結合柳童實際,發展多元產業,積極將合作社打造成一座現代化特色種植示范園。合作社于2019年9月榮獲“市級現代農業示范園”稱號,2020年6月獲評“濱州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100強單位”。
一、突出黨建引領,激發發展活力
一是黨支部領辦實現集體產業“破零”。多年以來,柳童村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就業,村內剩余勞動力多數為年齡較大的婦女和老人,只能從事耕種、手工等勞作,收入水平較低,經濟來源不穩定,村內無一家正規企業和集體企業,村集體收入基本靠土地和房屋租賃。基于柳童村實際,為改變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2018年8月,以黨支部為主體和引領,由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頭、部分村民參與,以股份形式租賃原合作社土地,同時流轉了30余戶村民土地,用來投資建設特色大棚項目,成立了博興縣柳童種植專業合作社,村“兩委”在合作社占股約30%,22名村民參與入股,其中村“兩委”成員全部入股,10名黨員參與其中。合作社由柳童村黨支部領辦,實現了集體產業“破零”,讓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共同受益,解決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難題。
二是“三資”清理實現集體經濟增收。村“兩委”班子集思廣益、認真謀劃,成立了以村兩委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為成員的清理整頓小組,實地調研、系統摸排廢棄老窯廠、老學校、夾河地、舊魚塘、舊雞場等閑置土地資源及資產,充分挖掘和盤活利用閑置和低效益的集體資源,通過將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全部納入監管,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截至目前,通過“三資清理”,柳童村實現集體增收500余萬元。
三是典型帶動實現農村人才聚集。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模式的形成運營中,村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功能和戰斗堡壘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發揮,在前期外出學習、思路謀劃,中期會議討論、入戶講解,后期簽訂合同、經營運行等三個階段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也贏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合作社吸引了4名35歲年輕人和7名大學生參與入股。同時合作社與南昌科技師范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種植“富硒葡萄”和“富硒草莓”,另外與壽光、聊城、菏澤等地的專家交流合作,有效實現 “柔性引才”。
二、突出產業支撐,提升發展效能
一是發展種植產業。柳童村基于本村旱能澆、澇能排的水系貫通工程框架,良好土質、水質等自然資源優勢和種植優勢,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揚長避短,發揮資源優勢”的工作思路,致力發展特色大棚種植業。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村民代表前往濰坊等地進行調研,咨詢農業技術人員的專業建議,決定種植葡萄、草莓大棚。結合市場需求、遠途運輸、市場銷路等因素,選定五個品種葡萄,分別是春紅2號、春紅3號、藍寶石、紹興1號、陽光玫瑰;兩個草莓品種,分別是紅顏草莓和圣雪草莓。目前村內共有13個葡萄大棚和7個草莓大棚,每個大棚占地3畝左右,2021年銷售收入300萬元。此外,柳童村還種植了桑葚樹,制作成了桑椹果干等產品,探索發展精品化道路,延伸了產業鏈條,擴大了產品銷路。
…… 此處隱藏778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