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筆桿子網小編為你整理了多篇相關的《民事抗訴申請書》,但愿對你工作學習有幫助,當然你在好筆桿子網還可以找到更多《民事抗訴申請書》。
民事抗訴申請書(精選6篇)
民事抗訴申請書 篇1
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張三,男,x年11月11日生,漢族,住上海市奉賢區,郵編。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陳某,男,x年4月14日生,漢族,住上海市,郵編。
提請抗訴請求:
請求依法提請抗訴,撤銷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號《民事判決書》,由人民法院再審改判,駁回被申請人二審的訴訟請求,支持申請人原一審訴訟請求。
提請抗訴的事實與理由
申請人張三因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滬一中民一(民)終字第號《民事判決書》和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滬高一民一(民)申字第號《民事裁定書》,特提請抗訴。
一、本案的基本事實
申請人張三與案外人上海三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三利公司)總經理沈某相熟。x年9月30日應沈某的要求,用自有產權的房屋為三利公司向被申請人陳某借款60萬元提供抵押擔保,時間為x年9月30日至x年01月30日。后因三利公司償還所借款項,申請人遂要求被申請人撤銷抵押,被申請人拒絕。被申請人向法院起訴,遂涉訟;一審法院判決駁回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被申請人上訴至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改判由申請人向被申請人償還60萬元并支付利息等,申請人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被駁回。
二、申訴的主要理由
一)原判決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
1、沒有證據證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案外人上海三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利公司)之間存在債務轉移
首先,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及三利公司之間未達成債務轉移的合意。申請人不是三利公司的債務人,故在申請人未明確表示接受的情況下,被申請人與三利公司不得擅自將債務轉移給申請人。
其次,三利公司與沈某在上海市xx區人民法院x年7月19日審理()黃民二(商)初字第號案件的庭審中,明確否認存在債權轉讓與債務轉移。
因此,認為三利公司已將債務轉移給申請人承擔只是被申請人單方面的一廂情愿,三方之間根本不構成債務轉移,在這種情況下,二審法院仍然認定三方之間構成債務轉移系主觀臆斷,缺乏證據證明。
2、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的《抵押借款協議》實為抵押協議而非借款合同。
申請人與被申請人雖然于x年9月30日簽訂了一份名為《抵押借款協議》的合同,但合同雙方主體均沒有借貸合意,申請人沒有向被申請人借款的主觀意愿,被申請人也沒有將款項借予申請人的意愿,所謂的“借款”更沒有從被申請人處移轉至申請人占有使用;該協議的重點在于抵押擔保,即申請人用其自有房屋產權對被申請人承擔60萬元的擔保責任,該筆60萬元的款項并非申請人向被申請人所借款項,亦非申請人對三利公司所負債務。二審法院在沒有證據證明申請人向被申請人實際借款,也沒有證據證明申請人對三利公司負有債務并在此基礎上將其對被申請人的債務移轉給申請人,在這種情況下認定該《抵押借款協議》系三方債務轉移下的借款協議,二審法院有主觀臆斷之嫌。
二)有新的證據證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三利公司之間系抵押合同關系
經申請人的再三要求,作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利公司總經理沈某同意作證,證明申請人系為三利公司向被申請人借款提供抵押擔保,并非申請人本身向被申請人借款,而且實際上三利公司也未實際收到該筆60萬元的借款,因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是抵押合同關系而非借款合同關系。
三)原判決程序嚴重違法
1、原判決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未參加訴訟
本案中,雖然二審法院認定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三利公司之間構成了債務轉移,但事實上申請人只是為三利公司向被申請人借款提供抵押擔保;但是不管是何種法律關系,三利公司作為具有利害法律關系的一個主體都應當出庭參加訴訟,即使不做被告也應當是第三人,原告沒有將其列為第三人的,法院應當依職權將其追加為第三人。然而一、二審法院均沒有追加三利公司參加訴訟,致使本案事實認定不清,乃至二審判決錯誤。
2、本案一審二審中申請人一方代理律師代理資格不適格
…… 此處隱藏7814字,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 ……






